“中国发展经验”跨学科创新课程举办—— 播撒中非友谊的种子

中国农网 2022-07-05 10:13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尊重非洲、支持非洲,中国人民始终同非洲人民同心相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积极响应国家“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号召,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连续开展了“小技术,大丰收”玉米增产项目和“小豆子,大营养”大豆价值链改良项目,帮助非洲提升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还通过中国政府援非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积极参与中非人才培养工作。

今年春季,中国农大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下简称“全球学院”)再次举办“中国发展经验”跨学科创新课程。课程通过组织中国农大农学、食品、动科、动医、工程及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组成授课团队,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向加纳、塞拉里昂、乌干达等10个非洲国家的17位学生开展了授课。

中国乡村发展的内容包含农林牧副渔的广义农业概念,既包括多年来中国乡村在粮农、住房、卫生、养老、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迁历程,也涵盖食品营养、动物医学、畜牧养殖、水资源管理等视角农食系统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孟华、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文丰、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杨栋、国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双聘副教授柴利、全球学院教授齐顾波、徐秀丽和副教授唐丽霞等专家团队分别从以基因种间杂交实现畜牧物种保护、旱作与灌溉农业生产如何促进环境保护、中国以“五谷”为中心的传统农业走向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发展历程、食物系统与全球生态、人类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中国—联合国发展规划署(UNEP)—可口可乐三方水资源管理合作等视角,介绍中国如何将自身发展经验与各国传统知识相融合、与多元主体共同通过参与式发展与跨文化沟通,分享中非南南农业合作的最佳实践和创新智慧,在留学生心中播下了传播中国发展经验、促进国际交流的种子。

项目制教学的起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式学习,其寻找答案的过程除了在课堂上接受理论指导,也包括开展实地考察。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原定在实践教学环节走出校园、走向一线、走向牧场、走向农地的计划受到了影响,留学生们还可以在校内专业基地完成体验和学习。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临床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导韩博教授通过《天使爱宠物》的建院40年双语视频,向留学生展示了城市化过程中动物医学诊疗对象的转变过程。在参观中,各科室都有医生进行英文解答和介绍,留学生随时提问,充分实现了“做中学”。

本次课程还尝试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提供解决方案的实践过程。在国别比较的视角下,留学生从聆听者转变成项目负责人,分享有助于家乡建设的中国发展经验,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最终的方案来呈现,产出了很多优秀成果。塞拉利昂留学生贡德(Conteh Barbah Mohamed)参加了由商务部主办、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UNOSSC)合办的 “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线上研修项目”之后,在媒体发表学习成果《跨境电商有助于全球南方减贫》,乌干达留学生琳达(Linda Kyoyagala)则与导师、专家合写评论文章《高校如何推动中非南南合作?以中国农大为例》,还有部分留学生则以课程论文向国际会议投稿,与导师联合撰文、报名参加征文比赛等。

作者:郦莉 汪琼华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