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大学生种菌菇种出9项专利

新华社 2022-07-17 23:23

“我们采用二次烘干技术,早晨采摘的鲜竹荪放入烘干机,只需五个小时,干竹荪成品就好了。”江西鹰潭市贵溪塘湾镇芦甸村乌墩三农合作社负责人邓富平说,新技术缩短了烘干时间,节约了成本,菌菇品质还提高了一档,每公斤能多卖30多元。

让邓富平竖走大拇指点赞的好技术,是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菌行军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研究创新的菌菇二次烘干技术。“菌行军行”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创意组全国银奖、江西省金奖。项目团队目前已获批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发明专利,用于食用菌种植产品深加工。

21岁的项目创始人金洪涛出生于菌菇世家,学了一手菌菇种植好技术。2019年年底退伍后,他考入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识了鹰潭食用菌种植大户邓富平,得知鹰潭地理环境十分适宜菌菇种植,夏秋季节气候升温快,出菇期早,市场潜力大。于是他决定组建“菌行军行”项目团队,致力于竹荪、羊肚菌等菌菇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我们调研发现,农民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烘干技术不好把握。”金洪涛介绍说,刚采摘的菌菇水分含量高,短时间内容易变质,不易保存,需要尽快烘干。农民采用的传统烘干技术,不仅时间长,而且菌菇由于受热很不均匀,容易变形,影响品质,卖不出好价钱。

团队创新推广二次烘干技术,在技术和燃料上做相应调整,使鲜菌菇受热均匀不变形,品质好了,价格也高了。金洪涛介绍,二次烘干还缩短了2个小时的供热时间,节省了成本。

在乌墩三农合作社,农民们种植了340多亩竹荪,从6月中旬开始进行了采摘旺季。“每天鲜竹荪采摘量达2万余公斤,烘干后产出过1800余公斤干竹荪。”邓富平笑着介绍说,每公斤价格能卖到210余元,较往年提高了10%以上,每天增收近4万元。

据介绍,不仅仅是烘干技术,“菌行军行”项目团队还针对食物菌种植优化种植技术、烘干技术、营养料配比等,从而使菌菇出菇率提升13%,亩产量提升18%,亩收益提高36%。经过多次种植实验测试,测出了最适合的营养料配比以及最佳垄高垄宽,从而使菌菇菌种存活率增长28%,菌菇增长37%,保证了农户的高产高收。(严米金)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