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22-07-19 10:52
水上设立光伏板,水下进行渔业养殖,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起到遮阳作用、为鱼虾蟹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一些地方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形成生态养殖和发电并行的绿色增收模式。
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光伏+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一方池塘、一片山林、一个牧场,农户既能发展农业,又能实现绿色发电,还能吸引游客,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收益。可以说,这既是发展低碳农业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有效举措。
“光伏+产业”相关项目之所以能实现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一个重要原因是做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动能必将更加强劲,广大农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红火。
以文化再造乡村 用艺术赋能产业
陕西加强苹果全产业链建设
陕西加快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
田东“三链融合”推动芒果产业增量提质
海南出台15条政策措施 促进商用密码应用和产业发展
山地掘金记 ——四川万源发展中药材产业富民一瞥
“辽粮数字化粮食产业标准”运行系统正式启动
许河镇巧做冬瓜“文章”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