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贫困与饥饿人口大幅增加 粮食价格高涨存在长期化风险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07-18 13:06

在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极端天气以及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贫困以及饥饿的问题愈发凸显。近几个月来,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数千万人因此陷入贫困,并且发展中经济体以及欠发达经济体饥饿与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日前发布报告提出,自2022年3月以来的3个月里,由于通货膨胀率飙升,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增加了7100万人。随着各国应对通胀的措施造成利率上升,当前存在进一步由衰退诱发贫困的风险。而这将继续加剧危机,同时加速和加深全球贫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全球159个发展中国家的分析显示,关键商品的价格飙升已经对最贫困家庭产生了直接和毁灭性的影响,巴尔干半岛、里海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特别是萨赫勒地区)的热点地区尤为明显。

“前所未有的价格飙升意味着,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昨天买得起的食物今天已经买不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表示,“这场生活成本危机正以惊人的速度让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甚至饥饿,与此同时,社会动荡的威胁与日俱增。”

当前的斯里兰卡就是一个例子。斯里兰卡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荡。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更新的斯里兰卡粮食安全状况报告显示,该国每10户家庭中有3户正面临着粮食不安全状况,涉及人口达626万人,比6月中旬估算的500万人更多。其中,有65600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到今年6月,斯里兰卡的食品通胀率高达57.4%,急剧上涨的食品价格削弱了人们获得充足且有营养的食物的能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提出,2021年多达8.28亿人——近10%的全球人口受到饥饿影响,这一数字较2020年多出了4600万人。具体而言,2021年,全球约有2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共增加了3.5亿人。全球近9.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着产出供应与贸易流通两方面的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俄乌冲突减少了全球粮食市场的供应量。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农产品尤其是谷物和化肥的两个主要供应国。与俄乌冲突相关的供应中断尤其可能发生在谷物和植物油上。2020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约占全球硬粒小麦、棉质蛋白和小麦出口的30%,玉米出口的15%,大麦和其他谷物出口的四分之一。乌克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与俄罗斯一起供应了全球一半的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提供了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食糖。总的来说,这些农产品的供应非常集中,如此高度的集中度限制了短期内替代其他生产者的范围,使这些产品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另外,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称,全球粮食贸易量在2020年至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随后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2年至2023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为4.63亿吨,同比下降2.6%,其中,粗粮与小麦贸易将出现较大收缩。与此同时,全球谷物价格不断突破新高,2022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达到169.7点,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7点,同比增长36.7点。谷物价格上涨带动饲料成本增加,使肉类产品价格也出现较大增长,包括粮食肉类等在内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大幅回调,导致全球食品贸易成本居高不下。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6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54.2点,环比下跌2.3%,为连续第3个月回落。而该指数6月下行的主要原因是谷物、植物油和食糖价格走低,其中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下跌4.1%,小麦、粗粮、玉米价格环比分别下跌5.7%、4.1%和3.5%。粮食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下降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全球食品通胀。这对因粮食和食品价格高昂而饱受贫困与饥饿的人群而言或将是个好消息。不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主任比斯利依然对全球粮食价格高涨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俄乌冲突等因素导致粮食价格高涨或许会成为以6个月乃至数年为单位的问题。

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世界银行早在今年5月就宣布了一项行动计划,将在未来15个月内投入300亿美元支持农业、营养、社会保护、水利灌溉等领域的现有项目及新项目。其中包括支持生产和生产者;促进贸易增长,建立国际共识,做出国际承诺,避免实施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出口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生产的进口限制;支持弱势家庭,扩大有针对性的、关注营养的社会保护计划;投资可持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加强粮食系统,使其更能抵御不断上升的风险、贸易中断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等。

“在全球粮食产出和储备维持高位的当下,如何将粮食有效地分配到需求端,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各国应在粮食生产、运输和信息交换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壁垒,保障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正常运转,避免粮食恐慌情绪发酵。”中国银行研究院表示。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