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品企业“爱上”本地菜

湖北日报 2022-08-04 14:20

武汉市东西湖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区,同时也是武汉重要的蔬菜粮油供应基地。

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区内食品企业却很少从本区购入农产品原材料。

这样的“断链”如何补?6月28日从东西湖区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上获悉,该区将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补齐这一链条。

据区政协委员调研:2021年,该区农林牧渔总产值29.57亿元,同比增速11.3%,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该区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区,农业产品加工产值达1267.65亿元,但绝大多数加工企业并不从区内采购农产品,反而从山东、河南等地购入。

原来,东西湖区农业近郊化特征明显,蔬菜、水产、水果等主导产业多以武汉市内为目标市场,种植规模偏小,产品较为单一,农产品大多作为鲜食进入市场、食堂、商超等终端,或作为采摘垂钓等休闲用途。这种零售为主的业态导致农产品销售价格较高,形成了“农户不想卖、企业不愿买”的局面。

如何补齐产业链?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已围绕水稻、水果、蔬菜、特色水产、生猪、农旅等六大产业,撮合区内龙头企业与有规模化种植的街道、片区进行洽谈、对接,打造销售链条。

区辛安渡街拥有大规模生猪养殖场,走马岭街建有双汇屠宰场,回盛生物是区内从事兽药研发的上市企业,还有通威、国雄、海大等饲料加工企业。“通过政府部门牵线,这些企业相互合作,初步打通了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屠宰、兽药、饲料等上下游环节,形成闭环。”

同时,区内粮油加工厂益海嘉里已与辛安渡街、东山街对接水稻种植与油菜收储,平菇现代示范园已与辛安渡街达成初步栽培意向。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源头提升东西湖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品牌与质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才能让本地食品企业爱上本地菜。”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发布实施《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要做强六大农业产业,形成生产、采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

以生猪产业链为例,未来3年,该区将着力扩大供给,培育建设大型现代化数字生猪养殖场1个,年出栏5万头。在水产产业链上,该区将在上游开展名特优新品牌的健康标准化养殖和绿色生态养殖,使全区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5万吨;在中下游则将引进国内知名水产加工企业,培育本土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着力发展休闲渔业,打造水产品产业链,塑造“武汉活鱼”公共品牌。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