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热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真相是…

i金山 2022-07-20 10:34

7月16日起,上海正式“入伏”,预计今年“三伏”共40天,将持续至8月24日,实属“超长待机”。

此前,上海已经历了长达多日的40度高温炙烤。但是高温能“杀死”新冠病毒吗?市民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子强表示,新冠疫情初期,对病毒的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灭活新冠病毒需要56℃持续30分钟。但也有研究表明,对于病毒含量极高的样本,上述条件仍然可能难以完全灭活病毒。

“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显然夏季气温升高不足以灭活新冠病毒。过去人们猜测,随着夏季到来,热浪可以阻止新冠病毒传播,这一猜测目前看并不成立。此外,从全球新冠疫情的情况来看,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张子强说,指望天气变热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并不现实。

炎炎夏日,冷链食品颇受欢迎,肉、禽、水产、水果等冷链生鲜食品配送量剧增。高温“杀不死”新冠病毒,低温环境却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生存。

虽然相较于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冷链食品、快递包裹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可能的间接接触传播。

市民不可有松懈心理,要提高警惕,在购买生鲜食品、接收快递尤其是“海淘”商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可能的潜在风险。

气温并非“杀死”新冠病毒的决定性因素,做好防护仍是防疫重点。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仍要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尤其是戴牢口罩、勤洗双手,同时还要做好防疫“新三件套”。

但在公共场合,还是能发现有部分市民戴口罩时存在露鼻、露口、未完全佩戴等问题。

为此,特别提醒市民,切莫放松警惕,把口罩当成摆设,关键时刻可别“掉链子”。

戴口罩不是应付,不规范佩戴等于没戴。尤其在公共交通、密闭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商场点单、购物、收取快递外卖等情况下,都应规范戴好口罩。

口罩佩戴时要分清正反,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需要及时更换,连续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不过,近期天气炎热,如市民在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就近选择空旷场所,短暂摘下口罩,确保个人身体状况良好。

资料:上海大调研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