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早稻后期抗灾夺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江西农业农村 2022-10-09 13:37

1抓好科学管水

早稻在孕穗及抽穗扬花期要保持浅水层,齐穗至灌浆结实期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保持植株根系活力,实现养根护叶,收割前5-7天断水。抽穗扬花期若遇强降雨和连续降雨,要及时排水、露田,防止穗部淹水造成绝收且能提高根系活力;若扬花期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要及时灌4-5厘米深水,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调节群体小气候,提高结实率。再生稻头季目前大多处于孕穗期,要保持3-5厘米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齐穗后干湿交替,雨水多的地区可保持土壤湿润,以改善株型和提高根系活力。头季稻收割前10-12天结合施催芽肥后灌浅水自然落干至收割,期间若田块土壤过干,及时灌跑马水,收割时田块土壤有一定松软度,但不馅脚、不泛白,以减少机收碾压,影响再生芽萌。

2抓好合理施肥

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因时因地因苗施好穗粒肥,早稻抽穗后看苗补施壮籽肥,一般亩施尿素1-2公斤或施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芸苔素内酯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1-2次,增强后期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籽粒灌浆结实。针对再生稻头季前期分蘖较差的情况,对一二类苗,重点在倒二叶期施好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促进大穗形成。对群体偏小、长势较弱的田块,提前在倒三叶抽出时施肥,促花与保花相结合,穗肥按每亩氮肥3-5公斤、钾肥3-5公斤进行施用。

3抓好病虫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当地病虫情报及田间病虫发生实况,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为重点,加强监测预警,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病虫调查次数,实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大力推行集中连片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有效减轻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确保早稻稳产增产。若遇连续降雨天气,要在雨歇期及时喷施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

4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早稻收获期间遭遇连续高温、暴雨易出现穗发芽,降低产量和品质。各地要提早做好农机、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大力推进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机械化联合收割,提高收获效率。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避免出现“割青”现象。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变,做到颗粒归仓。

由于早稻目前生育期偏迟,各地要强化责任担当,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要求,及早谋划好晚稻生产,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调整晚稻播种期,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夺得好收成。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