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粮仓】一人一机每天插种晚稻30多亩 科学种田助力粮仓富足

央广网 2022-12-02 20:55

编者按:近期,广西各地正处于夏粮收割收储、晚稻插秧种植阶段。广西各地粮库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粮食收储计划积极收储,种植户们进行着紧张的早稻抢收、晚稻抢种工作。央广网广西频道记者来到广西产粮大县南宁市宾阳县,以直播的形式为网友们揭秘粮仓粮食收储及运转过程,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以图文、视频、组图等方式报道繁忙农事,看各地如何充实八桂粮仓。

央广网南宁7月31日消息(记者罗兰)7月29日,在广西宾阳县中华镇的田野间,徐徐微风偶尔吹散热感,插秧机在田里穿梭,忙着插种晚稻秧苗。“在这个‘双抢’的时候,我们种田人真的是忙得‘脚底生烟’,早稻抢收完,就要马上抢种晚稻。”宾阳县中华镇水稻种植大户郑成功说。

郑成功的水稻种植基地有2000亩,农用机械设备有80多台套。虽然很忙碌,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以及对科学种田的了解,为其水稻种植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当天,郑成功的水稻种植基地有10台耙田机、7台插秧机在田里一起作业。旱耕松土、翻压秸秆、水耕、插秧……在这些工序中,多机种的配合大大节省了水稻种植的人力和缩短了作业时长。

科技兴农。放眼望去,用插秧机插的秧苗排序规整,有科学合理的行距与株距,行距大概30公分,株距大概20公分。“这个我们叫通风行,科学的通风行可以避免发苗后,病菌在禾苗里面堆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对产量更有利。”郑成功说。而传统抛秧法一般是人工隔出一条通风行,这存在宽窄很难统一的问题。

植物讲究光合作用,在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通风行还能让禾苗接受到的阳光照射面比传统抛秧的照射面更宽一些,利于禾苗拔高。水稻结实期,机插秧谷穗的长度也要比抛秧谷穗长度长3公分左右。由此来看,机械化作业大力提升了水稻的产量。

“通风行还只是基础保障,关键的问题还是水肥管理,我们测算过,同等水肥管理条件下,机插秧的产量要高于传统抛秧的产量8%左右。”郑成功说。

在作业效能方面,传统抛秧法,一人一天大概可抛秧1亩到1.2亩地,而使用插秧机插秧,一人一机每天可以插秧30亩到35亩地。8月3日左右,郑成功2000亩的水稻种植基地就可以完成今年晚稻插秧工作,总共用时大概10天。“我们要讲究科技种粮,利用科技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及粮仓富足。”郑成功说。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