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科技城产业规划》发布!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2022-11-16 23:51

7月30日,在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南繁发展分论坛上,《南繁科技城产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规划》指出,通过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南繁科技城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及关联领域基础创新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便捷的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服务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南繁硅谷、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建设,形成以现代种业为核心、以热带高效农业为特色、以生物科技为突破、以专业服务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南繁科技城将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定位,涵盖融入全球的科技创新链、保障有力的要素支撑链、富有活力的开放产业链。同时将构建“一城引领、两地支撑、全球链接”的总体格局。

一城引领:涵盖南繁科技城核心区、南繁科技城先期拓展区

两地支撑:指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全球链接:包括全球主要口岸枢纽、全球重大开放平台、全球关联产业项目、全球相关国际组织。

此外,南繁科技城发展任务还包含“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强化国际开放交流合作”“推动种业及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几个方面,包含促进全球种质高效引入、建立种质引入安全通道、健全种质资源中枢服务、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现代种业国际化发展、促进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产育种科研与转化、发展特色农业保税加工、发展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布局海洋生物科技产业等。

新闻多一点

“两链一生态”促南繁发展

7月30日,作为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分论坛之一,南繁发展论坛如期举行。受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希委托,副市长罗东出席论坛并致辞。

一年多来,三亚积极打造南繁发展“两链一生态”,构建由国内顶级科研国家队领衔、以不同类型科研机构为支撑、以种业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种业创新链,形成从种质资源保存、南繁育种制种、种子加工物流贸易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条龙”的种业产业链,打造集种业行业监管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生态安全风险防控和人才服务保障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设立一年多来,已初步形成全国最成体系、空间最大、设备仪器最先进的种业创新平台,成为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力量;按照“检测前端、田间服务、实验室管理、成果转化、经营创收”全产业链思路,已逐步建立南繁科技城带动乐东抱孔洋、陵水安马洋“一体两翼”发展工作机制。

罗东指出,“南繁硅谷”建设和南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学者的亲身参与、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支撑保障。展望未来,海南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必将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门户,三亚必将成为各类企业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热土。真诚希望、热烈欢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企业,各位院士专家、各界朋友到三亚、到南繁科技城创新创业,共同为落实国家“南繁硅谷”战略、“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夯实基础。

南繁发展分论坛上,专家学者热议南繁硅谷建设

建设南繁硅谷 助推种业创新

在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南繁发展分论坛上,众多业内大咖围绕南繁硅谷建设,振兴种业发展畅所欲言。

“南繁硅谷的建立,对种业振兴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在论坛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种质资源的搜集和利用上。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是芯片的核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坦对此深有感触。“育种家如果没有材料什么都做不了,我们生物育种也需要基因资源,基因资源就来源于我们的种质资源。”

孙坦认为,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及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助力全世界的种质资源在此集聚,给予科研人员充分挖掘优质种质资源潜力的基础条件,对种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当前,南繁硅谷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相关项目基本建成,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揭牌成立,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南繁育种科技服务中心等科研育种项目先后开工或筹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加速,助推种业创新。

“以前我们看中这里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但我认为未来全球的农业科学家或育种科学家到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种业创新的圣地。”孙坦透露,农业的创新周期很长,一个品种的选育短则需要六七年,如果是动物要花费近30年。如今,南繁事业的各项政策、科研设施条件逐步完善,种业创新所要求的各种创新要素日趋完善,将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如今,国家南繁硅谷开工或筹建的创新科研育种项目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已有17家科研院校和60余家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落地,南繁科研力量不断增强,种业企业纷纷入驻,南繁硅谷建设初现雏形。

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平表示,要乘着国家政策的春风,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规模,通过加强科企深度融合,开展协作攻关,借助南繁优势,助力种业振兴。

“目前,越来越多的种业公司选择来此开展扩繁、制种及生产等工作,海南也要提前布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盖钧镒建议,海南要加强对南繁用地的规划及管理,做好相关的服务保障工作,积极适应未来种业发展的需求,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三亚稳步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 全力做好封关运作准备

三亚稳步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软硬件能力建设,全力推动境外引种业务落地,做好封关运作准备。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自贸港创新合作处处长陈浩介绍,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种质资源进境与出境业务相继于2020年5月和2022年6月完成首单,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双向业务现已进入常态化轨道。

“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预计今年交付使用。”陈浩表示,该项目将有助于保障海南自贸港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应对全岛封关运作后物资和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生物安全潜在风险隐患,聚焦保障“安全”、落实“有序”。

在做好“安全”工作上,一方面要保障生物安全,做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与完善联防联控体系并举,另一方面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推进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与扩大种业知识产权影响力范围,推动开展植物新品种的快速审查与维权指导等工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在做好“有序”工作上,探索建立进出境登记制度,持续跟进靠前服务,成立园区专业运营主体,提供多元公共服务。

陈浩表示,借助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这一平台,希望加强与更多科研单位及企业合作,通过实际的业务检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成果,扎实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能力建设水平,完善硬件功能,提升种质资源保护软实力。

原标题:《《南繁科技城产业规划》发布!提出这些目标→》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