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01:43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近年来,莘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力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多方汇聚种子创新合力,做深做实种子全程链条,系统构建了以政府为引导、以院校为助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大格局”。莘县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山东省区域性瓜菜良种繁育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大田作物品种、瓜菜品种分别达到32个、30个。
一、“多方位”汇聚种子研发合力。坚持创新引领、政府搭台、企业主体,深入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合作,全面汇聚种业创新合力。一是政府引导“建平台”。积极整合种子种苗创新资源,依托县属国企—莘县农业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投用鲁西种苗谷,配套建设种子种苗检验检测室和专家公寓,购置引入数字化全自动育苗设备,整合提供种子研发、种苗繁育、示范种植、质量鉴定、展示推广等全链条服务,系统搭建种子种苗研发“一站式”平台。截至目前,鲁西种苗谷已入驻旭日、豪达等种子种苗企业20余家。二是企业主体“当主角”。深入推进“政府+院校+企业”三方联动,县政府与省农科院达成协议,依托旭日农业科技公司,合作成立山东省农科院(莘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积极引导种子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实行研究成果共享、人才资源共用;主动对接聊城大学选派科技副总,培训推广分子标记等先进技术。截至目前,全县种子企业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建设蔬菜育种合作基地、玉米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16个,合作入驻吴明珠院士等研发团队20余支。三是搜集种质“打基础”。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征集,组建了莘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食用菌等3个专家指导组,对全县种质资源逐一进行了取证、定位、编号、拍照、标签,现已累计征集上报种质资源77份。依托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奖补资金,鼓励种子企业建立种质资源库,积极拓宽杂交选育样本,累计搜集储存高产优质、抗性良好小麦、玉米种质资源3000余份、4000余份。
二、“多维度”保障种子繁育效益。抢抓山东省第一批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政策机遇,创新推进种子繁育与大田托管深度融合,探索推开“公司+合作社+农户”大田托管模式,全县繁种田托管面积达到3万余亩,种子繁育、粮食保供与农民增收实现协同共赢。一是保底收购“增效益”。优选繁种企业开展大田托管,成立合作社统一与育种企业签订繁种合同,实行耕种管收一体管理,育种企业以高于市场价0.1元/斤价格进行回购,每亩土地收入增加达200元。二是规模种植“节成本”。借助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繁种企业直接对接生产商,批量采购农资农药,全程采用机械作业,省去了中间环节,提升了作业效率,两项生产成本合计每亩节约200元以上。三是精准指导“提产量”。充分发挥繁种企业技术优势,托管项目每5000亩明确一名农化专家,负责田间技术指导,针对性制定栽培管理方案;每150—200亩明确一名小社长监测登记田间长势,托管地块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每亩平均增产达200斤。四是规范程序“降风险”。托管繁种田全部投保政策险和商业险,严格保证种子繁育托底收益;托管村庄与托管企业联合设立共管账户,实行合作社、小社长、制种企业三方共管,资金使用与销售收入“统进统出”,确保资金收支绝对安全。
三、“多形式”畅通种子推广渠道。充分发挥优质种子种苗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搭建种子种苗发布平台,畅通农业生产供销一体链条。一是搭建一个推介平台。规划建设鲁西春季设施蔬菜地展园,每年邀请蔬菜种业企业示范参展,组织行业专家、市场批发商、商超采购商、种植基地大户公开评审打分,评选优质品种,现场挂牌推介发布。自2019年设展以来,鲁西地展园已累计展示示范瓜菜品种7700余个,筛选推介适合本地种植优良瓜菜品种800余个。二是联通一个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商超市场+育苗基地+种植农户”订单模式,依托种苗企业联通种植农户和下游市场,畅通瓜菜育苗、种植、销售链条,农业生产实现统一育苗、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截至目前,全县年优质瓜菜种苗、产值分别达到20亿株、20亿元,蔬菜总产量、产值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亿元。三是打响一个劳务品牌。充分发挥莘县种苗繁育嫁接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劳务+技术+种苗”多向输出,先后在8个镇街开设了种苗嫁接培训中心,依托育苗企业和技工学校,开展“手把手”技术培训,订单承接国内外蔬菜育苗嫁接业务,全面打响莘县种子种苗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000余名“嫁接工”远赴河南、广西、安徽、海南、云南等地开展技术服务,每人日均劳务收入达到300元—500元。
四、“多层次”夯实种子保障支撑。坚持政策支持与有效监管并重,全力打造种子产业发展良性生态,护佑种子企业茁壮发展。
一是细化任务压实责任。专门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种子种苗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莘县现代种业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定期开展督导调度,种子种苗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考核。二是创新政策优先扶持。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扶持现代种业发展政策》等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优先向种子企业倾斜,适当降低申报门槛。创新优化种子企业审批流程,探索推出种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整合种子企业开办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升级、注销等全流程,设立了种子企业“全链办”专窗,压缩材料目录32%,精简审批环节56%。三是强化监管优化环境。严格种子生产企业跟踪监管,逐一建立生产经营信息台账,常态化开展种子种苗行业高质量发展暨种子打假攻坚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强化种子行业自我管理,组建成立种子行业协会,主动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全县240余家种子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山东省莘县县委书记孙奇宏)
同心创建,让文明种子在竹泓扎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重庆下半年将做好8项重点工
“小众”的种子专业为何热起来了 种业人才供不应求
一碗好饭里的种业振兴——来自2022中国种子大会的观察
河南省启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审计工作
重庆启动种子种苗打假行动 这七种行为将被严惩
黔南州探索建立市场化“大招商”格局
攻坚克难夺丰收——陕西夏粮大丰收夯实粮食生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