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16:40
项目地点:浙江省绍兴市中国
GIAHS面积:402平方公里
为这个系统工作的人数:68000人
拓扑特征:山地森林生态区
气候分类:亚热带季风气候
民族/原住民:人口以汉族为主(97%),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土家族等25个少数民族占3%;然而,三个村庄的人口是汉族。
主要收入来源:汉族(98.15%);少数民族(1.85%)
全球重要性
中国香榧是一种优质的嫁接植物,经过长期精心的人工筛选而成。会鸡山是中国香榧的原产地,香榧古群落保存最完好,80%以上的中国香榧产自该地区。据调查,快积山地区有十多种香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香榧古树,有的树龄超过1000年,与传统村落、溪流、山川相融合,形成了壮观的景观。
由于自然老龄化、自然灾害、土地利用竞争、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等因素,会稽山中国古香榧群落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迫切需要确立这一重要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并对其进行动态保护。
粮食和生计安全
得益于香榧群落,每公斤售价170元,香榧生产总值4.37亿元。诸暨市东白湖村和赵家镇村,仅香榧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能达到8000元以上,占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此外,会稽山还利用香榧造船、做棺材、做房梁。
此外,会稽山中国香榧古群落主要生产香榧、樱桃、竹笋、栗子、瓜子、葡萄、红薯、山地云雾茶等。东晋时,建在会稽山的书架和书桌深受王羲之等士人的喜爱。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首先,中国有三种香榧,即中国香榧树、巴山香榧和长叶香榧。在快积山地区有十多个中国香榧品种。作为一个农业系统,香榧群落内种植了几种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土豆和豆类。还有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油料作物,以及茶叶、栗子、笋干、油脂、香菇等重要经济作物。
会稽山中国香榧古群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香榧林、针叶林、毛竹林为主,有一些常绿阔叶林。这些植物的组合形成了茂密的植被,维持了相对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相当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表明,大香榧林与最低程度的侵蚀有关。该森林还具有水资源涵养功能,体现在三方面:冠层截留、落叶保水能力和土壤水分涵养能力。
知识体系和适应技术
传统的香榧嫁接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气温开始升高,植株根系更加活跃,嫁接成功率更高。高位嫁接是传统嫁接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为了确保安全,人们经常使用普通的梯子或当地的工具,被称为“蜈蚣梯”,爬上树。
中国香榧是通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嫁接野生香榧培育而成的。同时,在香榧林周边建立鱼鳞坑和梯田,种植茶叶、粮食、蔬菜、牧草,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生产体系。
香榧的传统加工工艺包括:堆垛、去皮、洗净、干燥、炒制、脱火、浸泡、沥干、烘烤、冷却、采摘等11个阶段。所有程序都是手工完成的。
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
会稽山香榧农民在组织村社活动、祭祀、节日活动等方面继承了香榧文化的传统理念和做法。通过香榧文化的传承,形成家庭价值观、地方历史、社会仪式等社会历史和文化记忆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被记住,从而形成社会认同和文化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亲属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引人注目的景观、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特色
通过混合作物和梯田的种植和栽培,这一系统是独特的,并塑造了该地区许多村庄的景观。
此外,由于香榧群落分布在陡坡地区,水土保持是古树管理的重要课题。会稽山的农民在陡峭的山坡上用梯田或筑竹篱笆、堆砌石堆鱼鳞坑,以防止水土流失。用石堆堆砌的梯田已成为会稽山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
科特派李新岗: 把硬科技种进枣园,让冬枣夏季也飘香
榆林佳县:工厂建在家门口 挣钱就在社区里
佳县红枣
天水麦积区获评“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大通湟源上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佳县石窑村庭院养殖火起来了
2020年山东省苹果、桃、梨、葡萄、大樱桃和枣园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高碑店市第三次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