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人民政府 2022-08-05 17:1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近年来,海原县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以打造高端肉牛养殖示范县为目标,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增强村镇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新理念谋划大布局
日前,记者来到贾塘乡王塘村村民马林虎家,40余头肉牛在宽敞的棚圈里吃着饲料,惬意十足。2015年,在外打工的马林虎在县委、县政府的各种养殖补贴、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吸引下,回乡创业,养殖肉牛。
在2021年宁夏(海原)第六届高端肉牛大赛上,马林虎养殖的西门塔尔肉牛获得了“牛后”的称号。“这几年靠着养牛盖上了新房子,年收入也能达到20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马林虎开心地说。
近年来,海原县抓住定点帮扶机遇,与对口帮扶的华润集团携手,创新实施“基础母牛+银行”产业支持模式,解决了农户想养殖但手中缺钱的大难问题。
目前,华润“基础母牛银行”已累计向全县1.3万余户养殖户赊销基础母牛3.3万余头,建成肉牛养殖示范村56个,50头以上养殖户存栏牛达6.5万头,占全县牛存栏量的42%,带动形成规模养牛场、专业合作社、家庭牛场265家。
组合拳打造“牛”产业
在牛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原县安排资金3800万元,支持全县实施见犊补母政策,实施“出户入场(园)”行动,通过托管代养、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散养大户出户入园,解放养殖户的双手。
2021年,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在海原县曹洼乡建成,围绕“育种中心+规模繁育场+养殖户”模式,中心每年投资170万元,生产和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良种牛冻精12万支,冷配6万头,加强肉牛品种改良选育,持续扩大良种母牛群体数量。
同时,海原县不断夯实饲草料加工与配送体系,建成万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9个,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点11个,苜蓿留床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5万亩;在九彩乡和曹洼乡建设2个饲草加工厂,开展柠条平茬试点,丰富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确保全县养殖规模不减,效益不降。
海原县肉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杨永生介绍,如今,牛市的交易量和辐射能力已经远超预估,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和消费,有效激活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新型产业集群
经过多方协调,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在海兴开发区成立,进一步支撑海原县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目前,研究院研究人员共走访调研17个乡镇37个村,培训畜牧科技服务人员80人、合作社管理人员40人、养殖技术人员2600人。研究开发了饲草添加剂,引进6个青贮玉米品种和6个甜高粱品种。对肉牛FGF2基因与其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为海原肉牛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
念牛经,兴牛业,发牛财。近年来,海原县已经形成基础母牛稳群扩繁、品种改良、饲草料生产加工、社会化服务、疾病防治疫病防控、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七大体系”,走出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铺就了脱贫富民的康庄大道,奠定了全面小康、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
记者:李洋 马彦军
郑栅洁:以更实举措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举全省之力推进...
中国种业振兴,南繁硅谷崛起!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
两部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定额管理
水产养殖成为阿根廷最具潜力的产业部门之一
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公益行邀您评论集赞赢好礼!
吹响万马奔腾号角——新疆推进马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
河南武陟探索稻米深加工产业链 “一粒米”顶起一个产业
文化墙绘助力乡村振兴 天大学子妙手打造高颜值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