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22-10-15 15:10
在青海省贵南县的一处天然草场,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型现代化机械在收割牧草(9月13日摄)。
“2010年,我们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512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到去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12000元,已经没有贫困户了。”说起村子里这几年的变化,俄多喜形于色。
俄多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他看来,拉格日村之所以有翻天覆地之变,要归功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路子。
拥有167户牧民的拉格日村是一个纯牧业村,受高寒缺氧、草畜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增收难、脱贫难问题在这村子特别突出。2011年底,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这个村子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的方式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开始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吴刚 摄
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
山西晋中鲜桃上市 “致富果”助农增收
种植面积接连翻番 “京籍”韭菜可实现全年供应
青海海西:助力农牧业稳生产稳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克东县上半年“答卷”亮眼
青海泽库羊产羔旺季 规模化养殖壮大种群 助农增收
云南澜沧:藏粮于技 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助农丰产增收
长沙新农人变身“大学生”,走进高校学习增收致富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