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农市微光2022 2022-10-10 08:10
尽管7月份CPI同比涨幅创年内新高,但对后期物价水平上涨不必过于担心,其中农副食品将保持量足价稳的态势,为稳物价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发布数据,202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如果只看单月数据的话,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逐月扩大,7月份CPI同比涨幅最高(如下图所示)
但从1—7月平均看,CPI比上年同期仅上涨1.8%,距离全年3%左右的目标还比较远,实现全年物价目标问题不大。
简单算算账,要达到全年CPI上涨3%的幅度,后面5个月CPI同比平均涨幅要达到4.7%。从目前物价总体形势看,显然不大可能。
重点来看看食品价格,市场变化基本上符合预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
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6.9%,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上涨12.9%,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
畜肉类价格上涨8.4%,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2%,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
蛋类价格上涨5.9%,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粮食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水产品价格下降2.9%,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对CPI上涨贡献最大的是鲜果、猪肉和鲜菜三大品种。其中,水果、蔬菜同比涨幅大,主要是生产流通成本明显上涨(汽油、柴油分别上涨24.6%、26.7%),再加上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猪肉“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国家统计局解读),价格阶段性涨幅较大,使得猪肉价格同比变化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
从后期食品价格走势看,随着秋季来临,蔬菜、水果价格将季节性回落,特别是去年秋季受华北地区罕见秋汛影响,蔬菜价格水平较高(是去年10-11月份CPI涨幅较大的主要因素),目前蔬菜在田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预计今年秋冬季菜价同比涨幅偏低,对CPI影响弱于去年。
生猪产能充足,猪肉供给有保障,价格前期快速上涨后有所回落,后期对CPI的拉动左右有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平均,猪肉价格同比仍低27.5%,预计全年对CPI的贡献将保持负值。
作为百价之基的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牢固。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良好,大豆油料扩种任务落地,再加上稻谷、小麦全社会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食用油供给预期好转,粮油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总体看,尽管7月份CPI同比涨幅创年内新高,但对物价水平上涨不必过于担心,其中农副食品将保持量足价稳的态势,为稳物价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时一平
2022年上半年阿根廷农业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伊朗食品年内价格暴涨
越南大米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杀猪盘”盯上互联网平台,网络虚假人设诈骗如何防?
猪肉、蔬菜价格上行 7月CPI同比涨幅或继续扩大
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是如何遴选的?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南瓜只开花不结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