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急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民政协报 2022-10-13 16:4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据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是供给模式单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策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二是供给样式单调。平时主要通过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为农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套餐”,而植根血脉的乡土文化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没有被奉上。导致出现政府将电影送到农村社区却无人观看,设备良好的农家书屋利用率低,漂亮的公共文体设施少有利用等窘境。

三是受众对象单薄。一方面受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加之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的制约,没有专门的文化骨干定期组织集体活动,村上的活动基本是自发组织的,维持时间较短,队伍稳定性不强。另一方面,目前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群体,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兴趣爱好较少,所以参与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够。

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摸清“底子”,掌握农村文化需求样式。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调研力度,全面梳理农村文化需求,弄清基层群众喜欢看什么,喜欢玩什么,减少盲目施策,盲目投入。要根据地区间的文化差异,科学拟订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营养菜单”,真正让农村群众感兴趣、愿意看、有意义的文化产品能下乡、多下乡、早下乡、快下乡。

二是找准“路子”,转变农村文化供给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文化社会办的新途径,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民办公助、政策扶持、多方融资、全民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三是搭好“台子”,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坚持上下联动、城乡互动,指导和帮助当地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多组织一些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活动,使农村居民能够亲身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激发他们对文化的热情。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