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热议:数字金融建设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探寻新路径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10-17 23:34

新时期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更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与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在广西梧州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暨农商银行董事长联席会上,来自业界地方金融专家学者、各地中小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新发展理念助力小微金融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主题,共商共议地方金融机构新发展理念助力小微与地方经济发展大计。

地方金融机构加快数字金融建设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吴小平提出,地方金融机构要拓宽新发展理念内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数字金融建设。一方面,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另一方面,要勇敢面对价格竞争压力,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和服务,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升支持乡村振兴和“三农”、小微、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能力。

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勇斌表示,广西农信社要坚守支农支小支实定位,着力打好普惠金融“特色产品”“模式创新”“科技赋能”“党建融合”“纾困解难”五张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性、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积极打造具有农信社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普惠金融品牌。

“希望金融机构加大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数字金融建设。”苍梧县县长孔斌说,苍梧县正按照自治区、梧州市的决策部署,抓住田园新城塑“形”、工业振兴固“实”、六堡茶业铸“魂”三大任务,加快把苍梧建设成为业兴景美生态六堡茶乡、山水田园新城和广西“东融”县域重要门户。要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业重要作用,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数字金融建设。

“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小金融机构如何把握金融创新方向、数字化如何作用于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是摆在中小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广西苍梧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显驹说,苍梧农商银行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催生的金融创新和变革,持续深耕线下“基本盘”,积极发力线上“增量盘”,围绕“数据+精准”,打响转型强行进阶战,探索出一条“科技+产品+绩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低成本获客、智能放贷、大数据风控赋能。该行聚焦“智能+场景”,打造线上金融生态圈,用好区联社科技大平台,大力推广闪贷、金猪贷、摊商贷、商税贷等线上产品,满足农户、商户和企业主高频、小额的快速融资需求;精准发力手机银行“高速路”、信用卡“备用金”和农信易扫“一码通”等业务。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新发展路径

当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农村中小银行发展不确定性增加,新形势下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乡村金融、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索成为热点话题。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推动数字化转型健康发展,银行必须提升自身利用数字化应对、管理风险的能力。区域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更加迫切,也更加需要量身定制的、思路清晰的转型规划。做好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数字化转型,会给中小银行带来更加开放的业务结构、开放的运营系统及开放的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实现创新突破的中小银行,一方面,往往综合动员自身资源禀赋,实现“由内而外”的数字化自我赋能;另一方面,也有选择金融技术企业进行开放式合作,从而弥补自己研发建设能力较弱且信息化支持不足的问题。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乡村金融数字化须聚焦金融产品。现在广大乡村地带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数字金融渠道基本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数字化支付基本普及,但触达并适应广大乡村客户的数字金融产品并不多见。乡村金融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或就是聚焦金融产品,研发供给更多适应乡村客户的个性化、多样性数字化金融产品。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相互保险发展滞后。需要对当前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的现状、短板有全面的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发展农民融资互助和相互保险组织,优化农商银行、村镇银行股东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原中国银监会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廖有明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建议从“三个角度”构建绿色信贷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农业绿色信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其次,要明确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绿色金融的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再次,要从培育绿色金融消费主体、培育绿色金融供给主体、发挥政府作用三个角度,构建绿色信贷服务体系。

“由于直播电商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有诸多不同点,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用于直播电商供应链无法完全运行。因此,发展直播电商供应链金融必须分析直播电商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差异,针对直播电商高技术含量的特点,找出直播电商供应链的商业逻辑和发展路径,结合金融运行基本规律,提出构建创设产品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构建体制与机制的直播电商供应链金融发展管理体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陆岷峰表示。

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目前,农村中小银行在数字普惠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广西桂林漓江农合行行长朱达夫提出,以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为“武器”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需要新思路,新思路呼唤新作为。漓江农合行围绕“打造广西一流新银行和桂林又大又好又安全的银行”这一目标,全行员工凝心聚力踔厉奋进,推动合行服务提升、发展提速、改革提质,奏响了地方金融主力军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今年7月份,该行启动2022年“财富行动”,以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为“武器”,全行员工鼓足干劲,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全力打赢以做实业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无硝烟金融战役”,努力将漓江农合行打造建设成桂林人自己的银行、政府和企业的金融后盾、人民群众致富的好朋友、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帮手。

近年来,南通农商银行坚持以“小步快跑”的姿态走“三三三”数字化转型道路,成功上线运行一批具有农商特色的数字化项目,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活力。据江苏南通农商银行董事长佘俊介绍,首先是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强化数字化转型引领力。包括突出规划引领,由项目推进向系统推进转型;优化组织架构,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型;完善数据治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应用转型。其次,三驾马车赋能业务,强化数字化转型驱动力。再次,三维联动深度渗透,强化数字化转型支撑力。

山东菏泽农商银行董事长时伟表示,中小微企业对当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却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困扰,尤其是近年来受疫情不断冲击,更需要当地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小微支持力度。针对菏泽地方经济特色,菏泽农商银行加强市场细分,为客户量身定做“菜单式”信贷服务套餐,创新推出“丹彩微贷”“普惠经营贷”“税易贷”“人才贷”和“科技成果转换贷”等50大信贷品牌,涵盖城乡居民、中小企业多项贷款需求。

安徽石台农商银行通过金融支持有力度、金融政策执行有温度、践行普惠金融有广度的切实举措,全面支持乡村振兴,以全县46%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县100%的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67%的农户贷款以及43%的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贷款,在石台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安徽石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玮表示,下一步,将在优化乡村振兴服务机制、扩大乡村振兴服务范围、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水平方面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福建古田农信社则围绕打好“服务牌、融合牌、创新牌、产品牌”的思路,以扩大乡村振兴供给能力,重新构建乡村振兴服务机制,打造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满足乡村振兴有效需求,跑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加速度。据福建古田农信联社理事长王建珍介绍,一是打好“服务牌”,扩大乡村振兴供给能力。二是打好“融合牌”,构建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包括探索多社融合抓广度、升级多社融合抓深度、依托多社融合抓温度。三是打好“创新牌”,打造乡村振兴数字平台。四是打好“产品牌”,满足乡村振兴有效需求。

浙江三门农商银行董事长郑敏芝表示,近年来,浙江三门农商银行始终坚守“姓农、姓小、姓土”核心定位,坚持将服务挺在最前面,一方面,聚焦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注活力;另一方面,聚焦社会治理,为乡村发展提效力。同时,聚焦融资畅通,为企业兴旺添动力,在全面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融资畅通工程等大事要事上,坚决扛起“乡村振兴主办行”的金融担当。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