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2022-08-22 10:39
8月16日,记者从湖北省举办2022年稻田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及技术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获悉,在去年791万亩的基础上,湖北省今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将突破800万亩,继续遥遥领先第二名安徽(500多万亩)、第三名湖南(近3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
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轮作互促系统,通过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开班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透露,我国食物结构面临从主粮向大食物转变,正在从“吃饱”到“吃好、吃得安全”转变。水产品作为“蓝色食品”,具有绿色、营养、健康、低碳等特点,探索“稻田+水产”种养模式,不仅能提升稻米品质,还能为国民提供高性价比的水产蛋白。
从2005年起步期的十几万亩到2013年的200万亩,再到2021年的791万亩,综合种养面积稳步提升,如今已占我省水稻田的20%以上,产值从不足3亿元猛增到近1000亿元,水产品产量从几千吨增长到100多万吨,发展迅猛。其中,稻虾面积占了全省综合种养20%以上,按照“潜江模式”,每亩田可增收3000多元。此外,稻鳖、稻鳅、稻鳝、稻鸭等综合种养也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实践。
武警湖北总队黄冈支队蕲春中队官兵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
湖北省关于2022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形式审核情况的公示
“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人才类)正式开赛
湖北16市州54县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消防部门提醒:干旱导致用水困...
全国首个域牌形象在北京发布
湖北2000多名农业专家奔赴“热”土
丰饶中国 全国首届乡村振兴成果展甄选会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东北四省区大豆生产技术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