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履职故事)

2022-10-10 08:20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董彩云每天都很忙,她提出加强贫困地区人才和师资培养、为贫困地区规划高校定向招生等30多条建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这里基础条件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

“近年来,党中央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极大的帮助与倾斜。”董彩云说,如今,走进临夏州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明亮的教室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乡村教师的工资也不断提高。”

在董彩云的笔记本上,有几个问题被反复记录: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能力不高等问题突出;教师培训规模小、层次低,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为弄清楚这些问题,她几乎走遍了全州所有乡村小学。“绝大多数学校没配齐配足专任教师,一个人承担多门学科教学的现象很普遍。”董彩云说,一些乡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结构老龄化等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发展的重点还是在农村。”董彩云说,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让乡村教师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全国两会上,董彩云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协调教育发达地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建立教育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合作办学、跟岗研修、交流研讨等方式,巩固教育脱贫成果,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一直认为,没有教育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董彩云说,孩子有出息,未来才会有奔头。“这些年,临夏州的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董彩云说,过去狠抓“控辍保学”,现在孩子都愿意上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大幅提升,教师、家长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今年,她到东乡族自治县布塄沟村小学,在和当地孩子的交谈中,感受非常明显,“孩子们变得自信大胆、敢于交流。要知道,搁在前几年,课堂提问无人应,全都低头不吭声。”董彩云感慨。

立足乡村实际,如何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能力、怎样突破教师管理制度瓶颈……带着问题,董彩云仍奔走在各县,“我关注基础教育、支持‘振兴乡村教育’的热情永远不会减退。”

作者:王锦涛

责任编辑:孔令瑶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