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2022-10-19 09:44
在河南博爱县,有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山,三年多来,在当地党组织带头人的真抓实干下,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满目苍翠的花果山,春来漫山鲜花,秋至果实累累。
这座山就是下期城村的半架山。靠着半架山,下期城村集体收入今年已经增收70万元,明后两年预计可增收150万元、30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这位党组织带头人就是下期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圈。他敢想、敢干、敢蹚路,为群众谋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生态、好光景。
“找王圈,得上山。”8月20日,博爱县下期城村,热心的村民一个两个都指路半架山,“王书记黑白跑,大早上天刚亮就上山了,经常深夜才下山。”
王圈书记中等个头,肤色黝黑,戴顶草帽,穿着蓝色工装大褂,敞着怀,一身一脸的汗,不像村干部,就是个山间劳作的农民模样。
说起半架山,王圈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山上没有路,现在修了环山水泥路,长2600多米,宽4米。从入山口到西沟共11.5公里,俺开车一天要跑十几个来回。”
“山里一二十道沟,现在坡上坡下、沟沟坎坎,都种上了果树。1300多公顷荒山,现在绿化了五分之一。”
“这些都是石板山,光垫土就垫了两米多厚,当时拉了一万多车土呢,一车装满20立方米。这土养树啊,看看这李子多红,长熟甜得很哩!”
“最愁啥?愁浇水!前些年,县里用扶贫资金帮俺村打了两口500米深的井,敷设了2万多米水管上山。就这,天旱还得四五辆水车不停往山上拉水。要是山顶再打口700米的深水井,就能解决问题了。”王圈指点果山,如数家珍。
咋想起绿化荒山了?
王圈说,2008年他首次“一肩挑”,解决安全饮水、整治空心村、扩种提质生姜种植,“三板斧”开出了好局面。可随着太焦高铁和博爱县高铁片区建设占地,下期城村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无地可用的问题。
全村7000多口人,一边是人均耕地少得可怜,一边是眼前半架山荒得心疼。
2018年,再次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王圈,打起了半架山的主意。他围着荒山一圈一圈转,带着大家一遍一遍看,最终统一思想、果断拍板:向荒山要效益、要发展!
2019年春天,王圈带领村里青壮劳力,指挥着两台大型挖掘机,挺进半架山。清除危岩修矿坑,建设挡墙平地面,挖填废渣保生态,覆土种树撒草籽;打机井,修道路,运土造田植树,走四方精选优质果苗。3年多的时间,半架山从黄到绿,栽种了苹果树、枣树各4万余棵、山楂树2万余棵、李子树1.7万余棵,还种有突尼斯大石榴树,树下套种了红薯、大葱。
2021年,果树收益20多万元。今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收益70万元,后年、大后年进入盛果期,收成翻番没问题。
创“五星”,半架山要领头。王圈说,县委组织部指导村党总支拿出“创星”方案,规定动作做扎实,自选动作要创新。咋创新?绿满山只是第一步,提品质、创品牌才能提高半架山的附加值,让“绿色银行”更值钱。村里专程从陕西请来两个农技师,果子产量一下提升两倍;除了线下销售,王圈还带头玩起了抖音,果子还没摘就被预订一空。除此,果子深加工也在谋划中。
村集体把增收的钱用在群众身上,建广场、修道路,改善学校环境,发展村办企业,村里浇地、收割种植、化肥、幼儿教育、新农合“五项免费”。走进下期城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态宜居星、文明幸福星、平安法治星,“星星”创建,样样不落后。
村民朱军利编了个顺口溜:支部带着干,荒山变宝山;门口可打工,收益能分红;文明树新风,生活有奔头;“五星”齐创建,乡村大振兴!
作者:杨磊
责任编辑:杨霄霄
助力夯实“三农”压舱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综述
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农行商洛柞水支行金融助力金米村小木耳成大产业
江永创新举措推进种业振兴
攥紧中国种子 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智利樱桃:本季产量有望再创新高,预计将达46.5万吨
总分第一!画景食品入围首届湛江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
河南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工程让种粮大户旱涝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