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3:53
8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谭小春带领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专家组来兴,对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进行验收评估。市领导方捷、殷俊、沙顺喜、刘洪参加活动。
里下河湿地公园总面积1304.80公顷,涵盖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自2016年获批试点建设以来,严格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1年)》要求,建设成融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教育、科研监测、湿地体验、湿地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调查记录,湿地公园共记录到植物84科184属223种,并发现银杏、水杉、细果野菱、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计10种。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候鸟特别是水禽提供了觅食、栖息和繁育场所。截至2022年3月,公园记录在册的鸟类达208种,观测新增鸟类 49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省级保护鸟类89种,占鸟类总物种数的42.79%;另记录到两栖爬行类21种、兽类11种、鱼类60种,共计300种脊椎动物。
专家组先后来到湿地公园水上森林、万亩荷塘、湿地公园办公室,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现场查看。
在试点建设验收评估会上,市长殷俊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市长刘洪介绍建设情况;大家观看了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视频;湿地公园管委会汇报创建情况。专家组对照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标准,对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进行点评,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谭小春充分肯定了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认为兴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各项试点政策落地落实,生态修复措施得力,湿地公园的管理成效和建设成效显著。他指出,验收评估只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一个时间节点,湿地公园建设永远在路上。希望我市在下阶段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对湿地工作的认识,不断提升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能力,加强监测平台和监测体系建设,加快管理条件改善和提升。要加强科普宣教,利用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景区向广大群众有针对性的宣传保护环境、湿地知识、保护动植物等。要加强水质的保护,提高利用水平,结合现有各类资源,以湿地公园为连接点,对一二三产进行有效融合,将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名片进一步擦亮、名声进一步打响。
市委书记方捷感谢验收评估组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他表示,我市在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中,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勇于担当、善于斗争,将以此次验收评估为新的起点,按照专家指出的处理好水体富营养化、发挥水利调蓄功能、提升湿地公园利用水平等方面问题意见,加强研究、系统研判、科学谋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生态资源禀赋作为最好的家底、核心的竞争力,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提升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品质和发展水平,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真正使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展现兴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
曾梦想走出农村的人们回来了——江苏返乡创业“新农人”调查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持续深入推进
江苏靖江:点赞农村新变化 村支书们齐“吆喝”
江苏农业机械抗旱施肥 保秋粮丰收彰显威力
浉河区入选河南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中国就执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接受审议
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宣贯培训班在江苏盐城举办
7月江苏进出口5169.4亿元 稳定发力“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