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电子版 2022-08-31 03:58
立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凉爽宜人。在村委会,一场生动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主题党课正在进行。
参加党课活动的是来自喀喇沁旗的30位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河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叶阳是本次党课的主讲人。从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马鞍山村调研,到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山葡萄、乡村旅游等产业,刘叶阳娓娓道来,说到动情之处,大家掌声不断。
到张国利家参观是这次党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走进张国利家的小院,目之所及干净整洁,菜园瓜果飘香,屋内鲜花盛开,墙上挂着当日总书记来到他家时的照片。
“现在想起来,就好像昨天一样。3年的时间过得太快啦!总书记对我问寒问暖,唠家常、问收入,了解一家人的生活。还嘱咐我们要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特别平易近人。”张国利说话间难掩激动。
“我们村生态好了,山葡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去年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我这4亩地还弄了1.2万多元,今年目前长势不错,收入要比去年强两倍吧。”
马鞍山村是革命老区村,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2户562人。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马鞍山村确立了山葡萄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其中山葡萄种植面积3500亩,每亩产2000斤、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马鞍山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每斤两元价格收购,高于市场价0.5元,每亩直接增加收入1000元。
以前,张国利的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如今他除了种植葡萄外,还被聘为村里的红色讲解员,一年下来收入大概有9万元,生活越来越幸福。
现在,马鞍山村形成了“葡萄+文旅”的产业发展路径。村里已累计接待游客27万人次,发展农家乐十余家、民宿3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还让水果、山货等农副产品销量大增。2021年,马鞍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4.1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乡村”。
说起未来发展,刘叶阳信心满满:“现在我们村的山葡萄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党的带领下,加快发展,让村民人均收入再上新台阶,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
央地合作加快机床产业发展
新产业催生新职业!村民练就割菠菜本领,化身“菠客”闯南北
《2022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发布
港北区武乐镇:产业兴 村民乐
工笔画给河北省宁晋县褚家庄村带来新变化 生活富裕 精神富有(艺...
新疆阿瓦提县:葡萄喜丰收 村民笑开颜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与佳木斯市举行农机产业发展座谈会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