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群嘲“颤抖的老人”,于心何忍?

@人民网评 2022-10-09 16:10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西安鑫龙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拖欠群众土地流转费、务工工资”,一位老人上门恳求结算,遭现场多名人员哄堂大笑,气得老人手发抖。8月30日,蓝田县委宣传部通报调查处理情况:已责令相关企业分期支付群众被拖欠的土地流转费用,及时发放拖欠的员工工资,并向老人赔礼道歉。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根本落脚点是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收益。支持企业依法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加快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必须以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为基本前提。西安鑫龙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拖欠群众土地流转费已涉嫌违法,面对上门维权老人一阵群嘲哄笑,把老人气得瑟瑟发抖更是态度嚣张、性质恶劣、令人发指。

在“群嘲老人事件”短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老人衣服上沾满的泥土,是老人提着布袋子气得不住颤抖的手,面对这个“我们爷爷一般的老人”求告无门的窘迫,谁能不倍感心酸?与老人站着发抖相对的是一群企业人员在气定神闲地喝着茶,并发出狂妄的笑声。请问靠土地生活的老人讨要应得的流转费有什么可笑的?假如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他们自己的爷爷,他们还会这样翘着腿、喝着茶、说着风凉话、进行嘲笑吗?

更深层次的追问还在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农民,其合法权益谁来维护?土地流转当然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遵循自愿原则。但它也是一项民生保障工作——农民拿出来的是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是一家人的生计乃至活路。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何监督涉农企业的经营行为,如何从根本上维护土地流转的合法合规合理,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守土之责,不能把土地流转仅仅看成是“农民自己的事”。尤其是一旦农民权益受损,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介入,依法督促解决,及时为农民基本权益撑腰。

当地通报称,对在接待老人过程中行为不当、举止不端的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向老人予以赔礼道歉,已取得老人谅解,事情总算得以解决。问题是,这样的违法问题早就应该解决,不能总是等到形成网络舆情才去灭火。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