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农民日报 2022-10-25 09:51

吕珂昕  

在中国,荷兰的温室大棚技术已被广泛运用,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成为中国田间地头、实验室的常客,海外引进的果蔬新品种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在非洲,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服务出口助力当地粮食大幅增产,中国无人机、农业无人车等智慧设备,每年为全球十亿多亩农田提供播种、质保、施肥、授粉等作业服务……  

农业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服务贸易内涵丰富,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农业服务贸易可分为农业跨境交付、农业境外消费、农业商业存在和农业自然人流动等四种方式。从产业链发展视角,农业服务贸易可发生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从价值角度来看,农业服务贸易能够加快农业科技、资本、标准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集聚与整合,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回报率等。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0年,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5万个,服务面积16.7亿亩次,惠及小农户7800多万户。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扩大包括农业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开放,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例如,RCEP生效后,中国将进一步扩大与成员国的农业服务贸易规模。  

中国大力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畅通国内外农业服务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把国外优质农业技术和服务引进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和服务水平,助力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农业领域的合作,提升农业走出去的综合水平。  

虽然我国在农业服务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特别是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竞争,我们的农业服务贸易规模小、底子薄、模式较为单一,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已经呈现出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也应在投资贸易一体化、数字农业和绿色农业方面下功夫。事实上,我国不断加强和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领域贸易投资合作,通过建设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快促进投资贸易一体化;在数字农业领域也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跨境电商、电子支付等服务业日臻成熟,成为我国农业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同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创新,我国农业科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实现“领跑”,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服务贸易的重要优势。  

首届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的举办,既是交流平台也是合作平台。正如大会发言人所说,中国愿与各国加强制度开放、创新引领、优化格局、搭建平台等合作,推动农业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互惠共享,为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