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抓实晚秋生产 确保粮食扩面增产

中国经济网 2022-11-04 08:13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增蓄再生稻的习惯,今年社区共有300余亩再生稻,适合缺乏劳动力的群众,再收一季每亩也有400至500斤的产量。”9月1日,走进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3组,只见刚刚收获后的水稻田里,依然保留着稻桩,等到10月底就能再收一季,有效实现“一种两收”。社区党支部书记范冬介绍,再生稻,就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它不需育秧、移栽,生育期短,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米质也更好。

“大春损失晚秋补”,前段时间的高温伏旱天气,对仁寿县部分地区大春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遇灾补歉”的重要抓手,该县积极谋划、因地制宜抓好晚秋生产,确保粮食扩面增产。

“秋土豆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秋红薯栽培管理简单,生长周期不长,但产量高,效益好;秋大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本地大豆有效供给能力……”仁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赖利军介绍,按照“稳面、提质、增效”总体思路,仁寿县依据旱灾损失的产量,结合晚秋生产习惯、科学制定增补种计划,突出秋土豆,主攻秋红薯,扩大秋大豆,多种秋季菜,发展秋杂粮。

据悉,2022年,仁寿县计划发展晚秋粮经作物面积23.5万亩,各地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薯则薯”的原则,充分利用大春早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果园空隙地及时抢栽抢播,做到宜种尽种。

和龙桥社区的增种不同,连日来,仁寿县富加镇卫国村的村民正忙着补种红薯。

“种红薯要把藤藤横着放在土里,红薯在地里才会结得多,结得大。”9月2日一早,在卫国村刚刚收获了玉米的红薯种植基地内,机械事先已经进行了标准化的整地和起垄,50岁的李建英和同伴们正在人工补种红薯苗。

基地内种植的红薯品种是商薯19,该品种结薯早而特别集中,无“跑边”,极易收刨,薯块多而匀,表皮光洁,上薯率和商品率高。

“商薯19的淀粉含量高,产量也高,有着适合食用及加工的双重性能,市场需求很大。”基地负责人介绍,每亩地产量能达到3000公斤,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晚秋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仁寿县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确保多种、种好晚秋作物, 圆满完成全年增产增收目标任务。

“秋土豆要选用脱毒早熟品种,深沟高厢,增施有机肥,带芽下种,防止烂种;秋玉米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抓好病虫害防治;秋大豆要适时早播,开沟排湿;秋红薯深沟高厢,早栽密植,争取一次全苗……”由于该县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仁寿县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抓好以防秋绵雨除湿害、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依靠科技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增加种植效益。

同时,各乡镇(街道)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做好生产所需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组织供应;加强信息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适销对路品种;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建立核心示范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郭侨 潘建勇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