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串起幸福好生活

贵州日报 2022-09-20 17:11

贵州日报讯 (记者 吴采丽)“葡萄成熟以来,来自省内外的订单就络绎不绝。”9月4日,在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精品葡萄园,负责人杨政辉高兴地说,他今年种植150亩精品葡萄,预计产量达10余万公斤,亩产值2万元。

10年前,在浙江绍兴打工的杨政辉接触到当地产业化种植的精品葡萄,高产量和高产值让他心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公斤阳光玫瑰可以卖到100元,而且供不应求。”

于是,杨政辉一边打工一边拜师学艺种葡萄。两年后,他回家创业。

2014年,杨政辉从浙江带了1600株葡萄苗回到村里,在自家7亩地里尝试种植。在此过程中,满怀信心的他却遭遇变故:驾驶手扶旋耕机翻土时,机器故障压到了腿。经过3个月治疗,虽然康复出院,但左腿却保不住,只能借助假肢走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葡萄苗下地等不得。杨政辉住院期间,全靠妻子田间地头和医院两边跑。出院后,杨政辉每天都撑着拐杖去地头查看,指导妻子操作,“当时也想放弃,但事情发生了没有办法,放弃了脚就能回来吗?我要种出美味的葡萄,让顾客吃了还想吃。”

第二年,7亩葡萄80%都活了,部分挂了果。“这葡萄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村里人每天都来围观杨政辉带来的新鲜玩意。

但这和杨政辉预期的不一样,挂果率不够高。为了找出问题根源,杨政辉向绍兴种植园请教,原来是土壤酸碱度不平衡。

经过又一年的精心管护,第三年,基地葡萄大丰收,杨政辉赚了10多万元,这让他信心大增,随后增种了金手指、美人指等品种。

今年是杨政辉回家种植葡萄的第八个年头,成熟的种植技术让种植面积从小规模尝试增加到了150亩。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杨政辉注册了精品葡萄品牌,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产品卖到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江西等地。而他也成了天柱县大规模种植精品葡萄的带头人,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大伙口中的“葡萄大王”。

如今,基地每年带动5000余人次务工,每年发放务工费数十万元。同时,对于有种植葡萄意向的群众,杨政辉不仅将技术倾囊相授,还提供种苗、农资资源以及帮助销售。

随着东风村葡萄产业规模的壮大,也推动了乡村农旅一体化发展。每年葡萄成熟季,游客纷至沓来,为当地带来了人气和商气。如今,全村因地制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精品葡萄、稻菌轮作、时令果蔬等多元产业的农旅一体化体系,生态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作者:吴采丽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