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增加产业“含金量”,乡村振兴有后劲

新华网 2022-10-27 17:18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番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打造的“宁城番茄”,变成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高质量产业。

青色山峦下,千余栋大棚交错坐落在万亩番茄园区内,刚刚采摘的新鲜番茄将从这里运送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餐桌或卖场。

“这里有着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的特点,适合以设施农业的形式种植番茄。”大城子镇党委副书记李晓平说,这里种植的番茄不仅维生素C含量高、果形正、颜色好,并且耐储运,很受商超和大型批发市场的青睐,还能与南方种植的番茄错峰上市,经济效益很高,“如今很多村民都承包大棚来种植番茄,年收入能达到10余万元,有些人的年收入甚至达到50万元。”

高质量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细的种植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大城子镇通过农业技术员“传帮带”,让一批当地村民变身农业种植“土专家”,其中一些人还被邀请到外地担任技术指导员,使他们从传统农民变成有经验技术的新农人。

大城子镇下五家村村民刘明就是这样一位“土专家”。靠着多年来积攒的种植经验,刘明不仅自己种植番茄,还拓展业务做起种苗筛选、技术指导和客商对接。

“不少种植户都需要技术指导,我的经验多一些,可以帮他们解决病虫害的问题,有时候做完技术指导后到了饭点,他们非留我在家吃饭,那一刻感觉能帮他们实实在在赚到钱,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刘明说,设施农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尤其是“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种植番茄挣钱稳,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解决了,家里需要花钱的大事也可以不靠贷款了。”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赤峰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乡村旅游、林果采摘等新业态,不断增加乡村发展“含金量”,百姓的参与感、获得感与满足感与日俱增。

十几年前,地处山林之间的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2012年村里修了路,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旅游业在我们这里慢慢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走在雷营子村干净宽敞的小路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回忆道,“村里最初只有2家农家乐,还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后来随着经验越来越多,村里不同特点的农家乐也多了起来,近几年有些农家乐的年收入能达到40万元。”

“自从2014年办农家乐以来,来我家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我做的饭菜也很受欢迎,特别是扣肉。”说起自己的拿手菜,雷营子村村民杨凤梅笑得合不拢嘴。做事用心的她把自家的农家乐经营得红红火火,2019年受到喀喇沁旗妇女联合会表彰。

随着乡村旅游在雷营子村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到了家乡,有的人办起农家乐,有的人经营游乐项目,有的人专心搞种植,村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这两年村里有几家考出去上大学的孩子也回来了,这说明咱们村的发展有了后劲,能留住年轻人,大伙干劲足,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张平说。

作者:李欣 朱文哲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