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16:29
9月16日上午,高州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在金山法庭举行“庭所共建”签约仪式,共同签署《庭所共建协议》。这标志着“一庭两所”解纷新模式正式落地启动。
据悉,
“一庭两所”解纷新模式整合基层解纷司法资源,紧紧围绕党建平台共建机制建设、社会风险研判分析、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建设、日常工作协调配合、人民调解指导工作、法治宣传、安全保障措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开展多领域深度合作,精准对接基层司法需求,共同构建老百姓家门口的“司法服务链”,让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优质司法资源更加触手可及,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我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辛苦你们了……”得益于“庭所共建”工作机制,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顺利调解结案。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的吴某再三向法官及调解员表示感谢。
原告郭某与被告吴某为邻居,双方因道路通行问题一直争执不断,其间还大打出手,最后闹上法庭。为充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承办法官经过认真分析案情,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邀请该村人民调解员及派出所、司法所一同前往当事人家中进行庭前调解。调解中,承办法官结合本案争议焦点,耐心解释民法典有关法律规定。调解员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珍惜邻里亲情、依法承担责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轮番开导劝说,双方的对立情绪和意见分歧得以有效缓和,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得以完满解决。
“对于轻微伤害、乡邻关系、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易发、多发纠纷,通过‘一庭两所’解纷模式,依托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平台,邀请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及派出所、司法所协助进行诉前调解,可以有效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第一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纠纷,也能减缓诉讼增量,缓解现在案多人少的压力。”高州市金山法庭负责人朱祖永说。
模式凝聚了法院、公安、司法三方力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司法为民延伸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这样的模式在诉源治理上,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互相邀请参加调解、开展委托调解、共同参与调解等形式,充分发挥三方职能作用,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
在共建共治共享上,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汇总、分析,研究基层矛盾纠纷特点、成因,掌握其发展动向,做好社会矛盾风险评估,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在普法宣传上,结合国家宪法日、禁毒宣传日、妇女权益保护日等时间节点,联合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和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现场普法,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作用,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
签约当天,针对金山街道涉农牧企业多、诉讼案件数量大的情况,高州金山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参会干警前往茂名市鼎壹饲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结合审判实践和具体案例,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现场讲解《民法典》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合同订立和劳动争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经营意识,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助力依法治企。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送法进企业”活动意义重大,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还强化了企业依法经营的法治意识,有效预防各类法律风险的发生。
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前沿阵地,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法官比一般调解员更具权威。而人民调解员根植基层、贴近群众,协调警务力量联合化解治安纠纷,着力把好基层安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庭所共建”能有效实现矛盾化解“1+1+1>3”。
高州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联合其他政法单位深化“庭所共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用,形成更多元、更立体、更高效的矛盾化解网络平台,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打造“前哨式”诉源治理新平台,合力共建社会矛盾纠纷管理新机制,为高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邱茜 叶洁 黄茵 林茂凡)
浙江常山:解决推进山区共富过程中的突出难题
碱地生物改良技术与高效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王爱召...
贵州毕节创新支农再贷款“三优先”管理模式提升政策精准普惠度
农民收入增 集体经济壮——山东昌乐县红河镇推动“党支部领办合...
持续改进作风解决民生“真”问题
不打招呼 直奔现场 何立建实地督查“垃圾不落地 化州更美丽”行...
服务基层 服务企业 服务项目 省商务厅、市商务局到万全区宣传政...
顺义区“农业废弃物全量化集中处理模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