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21:00
9月22日上午,太和镇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该镇夏粮种植及撂荒耕地整治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了解,太和镇在市、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提前谋划,积极落实“以晚补早”措施,取得工作主动权,于今年8月10日全部完成今年夏粮种植任务,为夺取全年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在确保完成夏种粮食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太和镇始终坚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促进粮食“扩面增产”,截至9月初,全镇已落实夏种粮食生产播种面积8267亩,其中水稻插播面积775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7亩,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建立制度,完善体系。镇委书记、镇长每周召开推进会和现场分析会,及时通报各村进度、及时调整策略;建立了粮食生产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和成立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镇委书记、镇长对全镇粮食生产负总责,村书记(主任)对本行政村粮食生产安全负责并签订责任状,驻村工作组落实挂点行政村粮食生产安全监督责任,将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层层压实。
二是网格包片,摸清底数。实行镇、村干部网格化包片制度,细化复耕复种工作任务,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对本行政村辖区范围内的撂荒地开展地毯式的摸排,逐村逐户逐个地块摸清存量底数,明确地理位置、实有面积,并建立资料台账。
三是强化督促,确保进度。制定“清新区太和镇夏种粮食生产作战表”,挂图作战,每日更新实时数据,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四是干部下沉,真抓实干。从6月28日起派驻工作组下沉到村组、田间地头,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行动与夏种粮食生产行动,农业农村办、党政办、财政所、自然资源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协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广泛宣传发动 形成良好氛围
镇、村干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平台,通过入户派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乡村大喇叭、短信、微信、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粮食安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惠农扶持政策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遏制耕地撂荒的浓厚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政策支持
镇政府优先保障撂荒地整治和粮食生产工作经费,安排约150万元用于推进夏种粮食及撂荒耕地等各项工作,对全镇老旧淤塞的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升级、疏浚,保障农田能及时排灌,不影响耕作;对部分农户因台风雨天气造成秧苗损失的,及时协调解决谷种问题、秧苗问题。
充分挖掘经营主体,做好育秧工作和经济作物退出工作
该镇充分发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机构等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积极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统筹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推动香蕉地有序退出机制,落实蕉园地改种粮食作物。今年,白莲村委会东方、新兴、新楼3个村小组约700亩合同期已到的蕉园地通过流转引进农业生产公司的方式开始复种粮食作物,已全部种植玉米,目前长势良好,各村剩余未到期的1366亩蕉园地的退出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加大巡查力度 强化监督考核
镇纪委、党建办、农业农村办联合组建一个工作督导组,不定期对各村晚造粮食生产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各村粮食生产督导考核情况与本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利用高科技成果“无人机”担任空中“巡查员”,应用到撂荒地整治工作中,实现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维连接,资源交换、影响交互。
接下来,太和镇将继续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做好撂荒地整治各项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米袋子”,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贡献太和力量。
新型农机助力定西“三秋”农机化生产
“退果还耕”多种粮食
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 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
《陕西省"十四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规划》印发
重庆酉阳乡村新变:生产讲科学,生活有美学
中国近一半环境类指标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实现目标须久久为功——国家发展改革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