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富民增收产业旺 美丽乡村焕新颜

上犹发布 2022-11-25 17:25

碧水青山,水田交错。金秋的泥坑村,万物并秀,村里的100多亩制种基地里,稻花飘香,村民们穿梭其中,赶花授粉忙得不亦乐乎,一派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处处焕发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泥坑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运用“123”工作法,突出建强一个支部、精准发展两项产业、选好用好三支队伍,将党建触角延伸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全力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

党建引领,突出建强一个支部

“发展产业,就要结合我们村实际情况,我看这个水稻制种就行,90年代我们都搞过制种,多多少少还懂一点”,在泥坑村乡间夜话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村里产业发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开展“乡间夜话”活动,宣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泥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强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同时,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广泛开展“乡间夜(午)话”,积极收集村民意见建议,让村民广泛参与村内各项事业开展,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和为民服务能力。

因地制宜,精准发展两项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泥坑村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因地制宜选准富硒茶叶、水稻制种两项主导产业。新建富硒茶叶基地650亩,实现“一地生四金”,一是土地流转得租金,将荒山荒土流转至村集体,用于发展茶叶产业,村民得“租金”;二是项目资金变股金,将项目资金投入茶叶基地种植茶叶、完善设施、建成茶园,再将茶园统一承包给专业合作社经营生产,村集体得“股金”,实现年均308元/亩;三是基地务工挣薪金,组建村级劳务队,与基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派遣劳务队员到基地务工,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带动村民增收,村民务工得“薪金”,带动6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就业,发放务工工资10万余元;四是自主发展赚现金,依托茶叶基地,动员村民利用闲置地种植茶叶,所产茶叶直接由基地茶厂按照市场价收购,实现卖茶得现金。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群众基础,引进江西红一种业有限公司,带动发展水稻制种产业150亩,实现“一业兴一片”,亩均纯收益较之种植普通水稻超过1500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村民增收。

  村集体购置的第一台旋耕机下田作业

凝聚合力,选好用好三支队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泥坑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好党员队伍,激发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在各个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劳务队伍,吸纳60余名村内劳动力,其中脱贫群众19人,统一组织劳务队伍到茶叶、水稻(制种)、油茶等基地务工,实现村民就业和村集体收入倍增“双赢”;用活志愿队伍,将党员、乡贤、能人、工匠、“五老”、帮扶干部等充实到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志愿活动,统筹推进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不断凝聚民心、汇聚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企业的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小村。

  帮扶单位、企业开展捐赠活动,助力产业发展

过去的一年,泥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的道路变成了双车道、村级群众活动场所也得到很大改善、村集体也购置了第一台旋耕机、成立了第一支劳务队、“物业进乡村”让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除了乡村面貌的改变,群众观念也大为改观,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大家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来源:上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傅品乐 郭艳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