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还被人“卡脖子”?我国白羽肉鸡种源打破国外垄断

2022-10-03 19:42

鸡肉是餐桌上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但您知道吗?咱们市场上最常见的肉鸡品种——白羽肉鸡,几乎全靠进口。去年国内一年的消费量就达65亿只,平均每人一年吃了5只。比如学校食堂、快餐食品,还有很多减肥食品用的都是这一类的鸡肉产品。可惜的是,多年来,我国白羽肉鸡的种源100%依赖国外,严重威胁到咱吃鸡的安全。

和其他品种相比,白羽肉鸡最大的优势是生长速度比较快,比较节省饲料。但是,长期以来出口到我国的白羽肉鸡种源都是单性别的祖代鸡,不能用于繁育。育种技术被国外企业死死捏在手上,进口鸡苗价格由最初的每羽5美金上升到37美金,国内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只能接受,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肉鸡行业一日无“芯”,就像一把利剑悬于头顶。国际政治因素和原产地突发疫情等潜在风险随时有可能导致我们引种中断,甚至无鸡可吃,严重威胁到老百姓的“菜篮子”。

这种被动的局面从去年开始有所扭转。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育种企业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培育出了“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3个白羽肉鸡品种,而且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部分指标甚至优于国际水平。前几天,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国产白羽肉鸡新品种推进工作,推动国产白羽肉鸡更早更多摆上国人餐桌。

成功自主培育出白羽肉鸡品种,意味着国外企业卡在肉鸡行业的垄断“手指头”,正在被我们一根一根掰开,使白羽鸡养殖的命脉真正意义上控制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白羽肉鸡育种刚刚取得了“0”到“1”的突破,与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垄断集团相比,我国育种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性能,强化联合攻关和产业推广,使我国白羽肉鸡育种水平稳步发展,真正实现自主自强。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许瑞龙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