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返乡 创出“牛”事业

农业科技报 2022-11-26 18:30

近日,在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李村,一座现代标准化肉牛养殖厂依山而建,牛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满足地吃着新鲜美味的草料,养殖大户李大兵忙着打扫棚圈、拉草喂牛,古铜色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李大兵1990年出生,在上海、宁波等地工作了15年后,于2021年返乡创业养牛。通过近两年的摸索,他已成为附近有名的“养牛专家”。  

在外工作的李大兵,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养殖肉牛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大,便萌发了返乡创业养殖肉牛的想法。返乡之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年迈的父母更是想不通他的做法。  

返乡前,李大兵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了养牛知识。尽管理论知识储备到位,但真正开始养牛时,他还是尝到了苦头。买回来的30头牛难产,他四处寻医问药,每天守在牛舍,给牛量体温、喂药、打针……半个月的时间,李大兵整个人瘦了一圈,深刻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遇到的问题多了,李大兵便精通了牛的脾性和生长规律,慢慢将牛养得又肥又壮,成了小有名气的“养牛百事通”。  

“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已经出栏了40头牛。每头牛都在13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能卖到3万余元。刨去成本,一头牛我能净赚1万元左右。”算着自己的“养牛账”,谈起“致富经”,李大兵笑得合不拢嘴。  

前不久,李大兵花费近30万元,建起了草料场,并购置了一批打捆机,待草料储备好后便准备前往内蒙、吉林、辽宁等地引进母牛。“这次我准备引进200头母牛,西门塔尔,夏洛莱、皮尔蒙等品种都引进一些。”李大兵介绍说。  

李大兵从不吝啬对他人养牛技术的指导,热心为村民提供优质牛苗,让村民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依靠养牛产业一起铆足了“牛”劲儿向小康生活迈进。 (徐嘉)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