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22:20
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携手相挽的天祝大地,一片片白云像圣洁的哈达献给祁连雪山,一座座青山像碧绿的屏障绵延开去。水光潋滟、格桑花香,青藏高原扑闪的眼眸里,天祝,正在把一浪浪绿送向远方。
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之地。地处甘肃省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塞,河西走廊的门户。祁连山横亘全境,乌鞘岭地扼东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国家重要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全县面积7149.8平方公里,全县辖14镇5乡,总人口2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37.5%。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
天祝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大小河流93条,林草覆盖率高达94.06%。天祝生态地位极端重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1.4%,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西营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大通河、金强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浇灌着丝绸之路文明,孕育着河西走廊多元文化。
步入新时代,天祝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抓好生态保护,努力建设绿色天祝。县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天祝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编制《天祝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出台《关于守护生态屏障争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意见》《县级国家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规定》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意见和规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将生态环境目标责任落实纳入乡镇、部门年终综合考核。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共创共建的良好格局,奏响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盛大乐章。
天祝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富民强县、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2010年以来,共搬迁移民群众14248户58616人,先后建成76个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59户217名群众移民搬迁。
深入开展垃圾、厕所、风貌“三项革命”,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建设示范村63个,创建清洁村庄178个,改造老旧小区135个,选聘保洁员2852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1.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4.1%,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4.2%。
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的实现,改变了农牧村房屋乱建、垃圾乱倒、柴草乱放、牲畜乱跑、粪土乱堆、污水乱排现象,改善了农牧村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庄拔地而起,生态效应、发展效应、富民效应、稳定效应、带动效应持续释放,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天祝县必须担好的重大使命和政治责任。县委、县政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着力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集中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攻克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全域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逐年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五年达标,水质优良率均稳定达到100%,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向好,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改。恢复治理矿山112处,关闭散乱污企业23家,淘汰整治燃煤小锅炉96台,建成14个乡镇集中供热站;建成优质煤配送网点52个。推进祁连镇冰沟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黄河流域庄浪河天祝县城段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总投资2.5亿元的石门河调蓄引水工程,满足了30多家企业、1.35万亩牧草和沿线5万人的饮用水需求,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媒体记者:王春财 张禾)
河南临颍:水墨湿地 生态如画
农业农村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喜迎二十大】江苏打造数字经济优良生态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廷·巴特尔:生态好牧民富是我的初心使命
喜迎二十大|天祝县赛拉隆乡:绿水青山带热乡村旅游
天祝:为特困供养户送御寒物资 暖身更暖心
[广西]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初见成效
【创建文明城市 共筑首善北京】区关工委:“五老”力量助推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