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热,烟起
大厨陆师傅迅速徒手抓鸭在油锅中反复摩擦
用秘制酱料腌过的鸭子遇到高温
表皮迅速收紧
顿时,浓浓的鸭香扑鼻而来
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

在位于茂名市茂南区站北七路的福临门饭店,记者有幸目睹了被央视挖掘并报道的镇隆名菜——杨桃鸭的制作全过程。信宜镇隆,有着1300多年历史,古称“窦州”,是一座千年古镇,更有着浓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杨桃鸭就是其中一道名菜。
杨桃鸭也称“五敛子鸭”,是信宜"锦江画廊”碧道沿线美食之一。起初,杨桃酱料只是镇隆人吃烧鸭时的蘸料。随着做法的不断改良,镇隆人把杨桃与鸭共同烹煮,成就新的味道。现在,杨桃鸭已成为当地人民家喻户晓的当家菜,在宴席上必不可少,也是当地很多酒家的招牌菜式,所做的味道各有千秋。福临门饭店的老板兼大厨陆师傅,赋予了杨桃鸭不一样的风味。不少茂名本地食客不惜穿过半个城来到镇隆,只为品尝这只地道的“杨桃鸭”!
能在众多家以杨桃鸭主打的餐厅中脱颖而出,陆师傅掌握了三大制胜秘诀:

陆师傅说,制作杨桃鸭的鸭子很关键,他选用的黄泥鸭从小在鱼塘边成长,以谷物、小虫、水草为食,重量在四斤左右的最佳。反复数十次向鸭子身上淋油,颠勺干净利落,直至酱料能挂在鸭身才算合格。烫鸭、焗煮、收汁每一个步骤陆师傅都拿捏的精准到位。酸杨桃、辣椒、酱油……简单的配料经过陆师傅的巧手,便碰撞出不一样的秘制酱汁。鸭肉在舌尖跳跃,口感紧实而有弹性。再配合上秘制杨桃酱汁,辣度适中、酸甜可口,口感层次很是丰富,令人口舌生津。
“福临门”是开了10几年的老字号,总店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一村63号,在当地赫赫有名。

2020年11月,央视CCTV10《味道》栏目组到镇隆寻访当地的美食文化,偶然走进福临门饭店,经尝过招牌菜杨桃鸭后赞不绝口,当即找到老板陆师傅沟通拍摄这道美食的详细制作过程。
央视栏目组把这个魅力无穷的“杨桃鸭”带出了广东,向中国各地飞去,甚至远至外洋……引无数外地的食客远道而来,也使更多人了解了镇隆当地的美食文化和民俗风情。
坚持匠心传承品质
打响镇隆菜品牌
为了提升厨艺,陆师傅曾到广州烹调学院学习,并在深圳、广州珠三角地区的饭店担任总厨,看到每个地方都有本土的特色菜,他一直对家乡菜念念不忘,想把镇隆美食发扬光大。
在学到的厨艺基础上,陆师傅回到家乡镇隆,回味揣摩记忆中杨桃鸭的味道,潜心研究,不断创新调试,一道道改良过的镇隆菜应运而生。
今年,陆师傅特在茂名市区开办“福临门”分店,亲自坐镇掌厨,只为把镇隆的传统美食宣扬出去。“把镇隆的美食带到茂名市区,多得食客的支持和拥护!希望更多人了解镇隆的美食。”有了食客们的肯定,陆师傅对制作镇隆菜更有底气。店里除了“杨桃鸭”这个招牌特色菜,还有经典的镇隆名菜。半肥瘦的猪腿肉切丁,混入冬菇丁、马蹄丁、虾米粒、花生碎,以及最重要的鲜桂花,搅拌成肉浆灌入猪粉肠中。先蒸后炸,外皮焦香松脆,内里软糯绵柔,口感丰富,鲜美悠长。“桂花气味浓郁,添加少量桂花点缀既可清香解腻,颇有秋天气息,这个季节吃正合适!”陆师傅说。蕉芋是信宜特有的农作物,油润的花生油包裹住粉条,配上鸡蛋碎和韭菜叶,非常香口。“蕉芋粉和河粉米粉这些不同,怎么吃都不会腻、不会滞胀!”这是很多食客喜欢吃蕉芋粉的原因。鱼肉加入佐料捣成肉浆,再捏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鱼丸球,放到滚热的油锅里炸至金黄色捞起后为成品,状如油豆腐。因此也经常被外地人误以为是普通的油豆腐,其实内有玄机,而且外皮爽口、内馅软滑、鱼味香浓,爽口不腻。手工制作的豆饼角酿入鲜肉、鸡蛋碎和生葱,馅料饱满而豆腐不破,考验的是手艺人的本领,豆香十足、滋味无穷。“福临门”80%的食材源自镇隆本土,每天新鲜采购送至店内,坚持匠心本味镇隆菜,不添加味精等复合调料,让菜品尽显至臻本味。“我们做的是地道镇隆菜,注重食材本味,不能用调料去腥调鲜,因此食材要求必须新鲜。”陆师傅说,食客们就是为了镇隆这一口鲜而来,要还原地道风味,力求把简单做到极致!
店内设计感与质感兼具的店铺环境,无论是宴请或聚会,都非常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