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处 2022-10-20 16:42
为做好2022年防控准备和技术指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防控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中低密度区处置率达到7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高密度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控制幼虫群集迁移危害,确保重发区农田不成灾、常发区和偶发区农田不造成严重危害。
二、防控策略
以幼虫防治为重点,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应急防治,实施“阻击农田周边虫源、及时围歼暴发区、控制迁移危害”的防控策略。加强统防统治与联防联控。
三、防控重点
东部玉米主产区,中部、西部黄河流域玉米产区。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田间管理。杂草多的农田、荒格、田边地埂,在粘虫的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及时铲趟除草,消灭虫卵和低龄幼虫。也可采取建立防虫隔离带的方式,对田间地头杂草先打药后再铲除,有效防止幼虫向农田转移危害。
(二)加强监测预警。利用杨树枝把或测报灯开展成虫监测,调查卵巢发育进度,对谷子、玉米、高粱等作物田进行大面积普查。根据草把落卵量,预测幼虫发生期,明确发生区域、重点防治田块和最佳防治时期,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适时指导科学防控。
(二)物理阻隔幼虫。为防止幼虫从草原、荒地、林带向农田迁移,可构建玉米—田边—玉米隔离带和小麦—田边—玉米隔离带的方式,采取打药带的方式控制扩散危害。
(三)化学药剂防治。抓住幼虫3龄前(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可选用喷施灭幼脲防治低龄幼虫。严重发生区采取无人机等施药方式集中歼灭,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菊酯类);在分散发生区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注意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防控效果。
寿光获批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系全国唯一县级...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2022年剑河县方陇村稻渔综合种养...
科技部: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示范推广成效良好
[甘肃]2022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天水市麦积区举行
浙江省对2022年第二批投档违规企业和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通...
马志祥喜获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
厉害了!苍梧这位靓女当选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
苏州林果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吴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