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芯片”助水稻增产增收

云南日报 2022-10-10 09:26

连日来,多地进行的水稻现场测产验收喜讯频传,云南省科技人员自主选育的水稻良种配套良法获得高产,为粮食丰收作出了科技贡献。

9月18日,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马蹄湾创意农业示范区620亩水稻优质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核心示范现场测产传来喜讯:示范区稻谷平均亩产达804.98公斤,取得了稻谷优质、产量不俗的良好示范效果。

由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种业创新研究院、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宜良县阿鲁龙农业旅游公司、云南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该示范,以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抗病、广适、丰产稳产的滇型杂交粳稻品种“滇禾优615”为主栽品种,结合创意农业和绿色“稻+鱼”综合种养实施。

近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籼650”捷报频传:9月18日,在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主持的测产验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彩云镇连片种植的122亩“云籼650”最高亩产801.7公斤,百亩平均亩产674.1公斤;9月15日,由云南省作物学会主持的测产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镇种植的9亩、蒙自市草坝镇种植的26.5亩“云籼650”实测亩产分别为719.19公斤、829.69公斤。

据介绍,云南省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同类型优质软香米品种一般亩产在450公斤左右,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籼650”在这些区域首次种植即获得突破性的产量。

9月20日,玉溪市澄江市龙街街道万海社区下洋海村1300亩优质香软米品种“云粳37号”绿色轻简技术集成示范样板现场实收测产传喜讯:示范样板每亩平均产量854.81公斤,较一般品种亩增收1025.7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承担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绿色轻简技术集成”项目,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云岭学者—云南高原优质食味粳米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绿色发展的需要,采用水旱轮作、稻豆轮作、稻烟轮作耕作模式,选用“云粳37号”,配套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现了优质水稻绿色轻简高效生产。(记者:陈云芬)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