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23:0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的发展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乘着这个东风,睢宁一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十年来,从“工业立县”逐步迈向“产业强县”,书写自己的新篇章。
奋斗
工业实力持续发展壮大
2012年初,喜报频传:睢宁县2011年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睢宁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星星家电、兴宁皮业等65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天虹纺织、南海皮厂等33个企业成功再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235家,实现产值380亿。纺织服装、白色家电、皮革皮具等产业在睢宁开始萌芽。
随后的十年,睢宁锚定工业立县的目标不动摇。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招大引强,另一方面着力培养本土企业。十年奋斗为睢宁的加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2021年,睢宁跑出赶超加速度。
全年新签约重大项目141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完成工业投资91亿元,新增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18亿元,竣工工业项目88个。
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增速连续四个季度领跑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7.6%,30家龙头企业产值增长27.2%。
从数据来看,全县工业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253.4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680亿元,增加了1.68倍。
奋发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升
十年前,睢宁初步形成了白色家电、纺织服装、皮革皮具、金属机电、医药化工“五大产业”。
十年后,睢宁已构建“电商家居、纺织服饰、智能电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与ICT、航空航材与新材料”“4+4”主导产业结构。
从纺织服装到纺织服饰的蜕变,其背后是集研发、纺纱、织布、染整、服装等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2018年,空港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省级开发区,航空航材与新材料产业走进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主导产业的奋进。
沙集淘宝镇远近闻名,沙集模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对象、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典型。2022年3月,沙集电商转型示范区成功获批“江苏省首批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睢宁经济开发区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睢宁高新区创建如火如荼,睢宁工业发展的载体平台建设步伐稳健。奋力
高质量发展提速加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睢宁全力推进工业提质提档提速,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改造步伐,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2011年,睢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21.6亿元,实现“一年翻番”;新兴产业产值完成101.4亿元,实现“一年增两倍”。
十年时间,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逐年发展壮大,基础愈加雄厚,其计量单位已由单纯的产值完成量,变化为更加科学的增长量,技术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拔节而起。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增长58%,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增长147%。
奋进
打造优质服务新招牌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驱动力。
2013年,睢宁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县”,随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民企竞相登陆睢宁。
如何保障企业落地生根,项目快速建设、投产?睢宁“最多找一人”集成改革实施。2021年,睢宁为招委办、重大办、国资办赋能,激活10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盘活低效用地6639亩,打出企业培育、招商激励、营商服务、要素保障“组合拳”。
每周研商重难堵点问题,每月组织高质量发展观摩点评,每季开展“比学赶超”主题季考,年底掀起“百日百事”大会战……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日益健全,在睢宁,项目手续办理、建设推进、运行投产的速度越来越快。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秋,睢宁扬帆再起航。围绕“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崭新蓝图,睢宁举全县之力抓项目,突破地标产业、抓实重大项目、做强园区支撑、激发招商战力,唱红工业“主打歌”、奏响制造“最强音”,释放有效投资更强动能。
陈望慧:“种下”玫瑰产业带富千万家
[安徽]种优质粮·谋深加工·吃旅游饭——安徽乡村产业振兴见闻
科技引领乡村振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东港市长安镇王家村第一书...
[海南]文昌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助农增收
[广西]头雁引领 雁阵齐飞——广西乡村致富带头人赋能乡村产业振...
事关江津学生!教育拨款年均增长7.8% | 非凡十年看江津
重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出炉
非凡十年·汇川三寻丨走进红色胜地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