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新闻 2022-11-10 10:01
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10日电 (张桂芹 谭险峰 杨旭 吴亚平)金秋时节,板栗飘香。近日,走进承德市兴隆县蘑菇峪镇三道梁村任成军的板栗园,村民们正拿着长长的竹竿采收树上的板栗。随着一阵阵有节奏的敲打,一颗颗饱满的栗蓬纷纷从枝头落下,乌黑油亮的板栗瞬间从裂开的栗苞中散落出来,树荫下、枝叶间到处是人们捡拾板栗的忙碌身影。
任成军是三道梁村党支部书记,他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栽植板栗,现有板栗园60多亩,板栗树5000多株。他介绍,以前都是采用传统的修剪方法,后来接触到“轮替更新”“伐大放小”等修剪技术,经过不断地尝试,但栗子产量一直没能上来,树势还越来越弱。
两年前,在兴隆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任成军开始学习科学剪枝技术,当年的板栗产量由原来的3000多斤增加到8000多斤,板栗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更是连年提升。2021年板栗收入达到5万多元,今年板栗价格更高,预计收入将会达到8万元。
“咱们县林业和草原局赵玉亮发明的这个修剪技术,让我的栗子树越来越壮,结的栗蓬和果也都比别人家的大,产量比别人家的高,这个技术我非常认可。”任成军满意地说。
“我们这个板栗修剪技术,全称叫‘板栗控大管小、交替更新复壮’修剪方法。就是在剪枝时,剪去多余大枝,将更多营养给予保留小枝。”兴隆县林业和草原局农业技术推广员赵玉亮介绍说,“这个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提升结果枝比例,使树体营养更多供给年轻枝组、更多用于开花结果,减少无效消耗,提高品质,提高产量。”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既是板栗种植大户又是三道梁村党支部书记的任成军深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责任。近两年,他多次组织技术培训,推广“控大管小、交替更新复壮修剪”新技术,全村的板栗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的兴隆县深入实施板栗提质增效工程,改良优质板栗品种,开展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上百次,促进板栗提质增效。通过多年的发展,兴隆县板栗常年产量13万吨,丰厚的板栗收入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铺就了农民增收致富路。(完)
河北省关于2021-2023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专项鉴定产品投档形式...
2022年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观摩会举办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机收玉米“一条龙” 效益效率双提升
[吉林]松原市多举措推进科学储粮工作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机收玉米“一条龙” 效益效率双提升
河北:专项资金全部拨付 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2022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植要精细播种保全苗
[河北]永清:打造精品蔬菜产业集群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