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15:20
基层社会治理最有力的力量来源于群众。近年来,山东单县南城街道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直面基层任务头绪多,一线人员力量不足,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络不畅通等问题,打破原有管理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基础,以17个村(社区)和42个小区(网格)党支部为依托,以105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和89名网格员为支撑,以294名综合事务协理员、890名楼长单元长、300余名志愿者为补充,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202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1月份被省委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集体”。
一、打造“协理善治”新路径,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山东单县南城街道位于单县主城区、辖17个村(社区),常住人口达14万人,社情民情复杂。为有效打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堵点,山东单县南城街道着力抓住“人”这一关键,通过采取村(社区)推荐、群众推选、个人自荐的方式,整合294名红白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执委“三支队伍”力量,规范命名为“综合事务协理员”,明确职责、加强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地熟人清、德高望重的工作优势,从而推进疫情防控、“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具体项工作任务快速有效落实。同时严格考核管理,将入党积极分子、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纳入协理员队伍培养锻炼,为“综合事务协理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山东单县南城街道“综合事务协理员”为增强村(社区)发展的活力注入“强心剂”,基层服务更加便捷,干群关系更加凝聚,为推动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创新小区管理模式,巧解社区治理“难题”。
“停车困难、上下楼漏水、宠物扰民……”,城市小区事务纷繁复杂、群众诉求多元、沟通对接较难,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破解这一问题,山东单县南城街道以居民楼这个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格为载体,创新设立楼长、单元长,通过居民自主报名、业委会组织推荐等方式,从思想觉悟高、沟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了解居民住户信息、热心和支持社区事务的居民中选聘890名楼长、单元长,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双向代言人”,与网格员和社区“两委”干部互相补位,切实发挥好在社区建设中既代表业主发表诉求,又代表政府传达政策的承上启下作用,带领推动更多居民力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实现了从居民楼到社区由点及面的精细化管理,让居民真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的受益者。
三、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再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群众对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仅靠政府的作用难以完全适应社会治理各方面的需求。山东单县南城街道将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密切结合,丰富社会治理手段,充分满足城乡居民随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需要。一是加强孵化培育。择优选择一批社会效益大、辐射范围广的社会组织比如斑马救援、义工协会等入驻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其提供办公场地、活动场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在为百姓群众贴心服务的同时,为入壳孵化的社会组织提供系统专业指导。二是充分挖掘“能人”。充分挖掘对村居工作有热情、有担当、有想法的“能人”,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村居能人”为“点”,以志愿服务为“线”,以受益群众为“面”,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每个村(社区)都有一支随时“拉得出”、“靠得住”、“冲得上”的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强化动态管理。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好志愿服务队伍的联络凝聚和备案管理,把志愿者组织、队伍转化成为稳定高效的社会治理工作力量。同时充分利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组织动员和专业引领优势,在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招募青年志愿者投身到社会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去,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具人气、更有活力、更可持续。
下一步,山东单县南城街道将紧紧围绕县委“重点突破、争创一流”的工作主基调,立足南城实际,不断强基础、补短板、抓重点,全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山东省单县南城街道办事处
审核:吴兴民
编辑:孙朝阳
监审:卜庆鹏
声明:该账号所发布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创文章相关权益归作者所有,会标注作者信息;授权原创文章相关权益归作者和数字乡村频道联合所有;供稿文章会标注供稿单位、作者和版权信息;转载文章会标注来源。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和供稿单位观点,不代表数字乡村频道的立场及观点。数字乡村频道供稿邮箱:ishuzixiangcun@163.com。
[重庆]山东特色品种“飞”进重庆,累计引入24大类120多个农业品
山东省大型智能农机装备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
即墨蓝村:基层理论宣讲,奏响惠民好声音
山东:依托文旅融合 为乡村非遗注入活力
山东省关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补贴额一览表(第二批)的公...
杨华:为群众办点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西藏这十年:资源下沉,群众健康获得感成色更足
柿子红了,道路通了——山东临朐县山村振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