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制报 2022-10-18 15:41
地处湖南西北边陲,连荆楚而挽巴蜀,史有“湘鄂川之孔道”之称,是全国第1个国家级跨省协作示范区。作为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龙山县21个乡镇(街道)中,一半与3省县市交界,多数人口为少数民族,社情民意复杂。龙山县却拥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司法所”等多个荣誉,9次获评全省平安县。2017年以来,该县实现70%的矛盾纠纷在村(社区)解决、20%的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解决、10%的矛盾纠纷在县级层面解决。
成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诀窍?日前,记者来到龙山县,看该县如何构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体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最后一站”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和诉讼增量
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的实践要求,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龙山’的现实需要。”龙山县委书记时荣芬谈到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重要意义,可谓掷地有声。
她介绍,近年来,该县立足边区特色、民族特点,在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一方面,推进“1+N”行专联动,成立县级联合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医疗、征拆等18个重点行业和领域行专调委会,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另一方面,推进“1+N”调处化解,成立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对复杂、重大矛盾纠纷进行专题化解;21个乡镇(街道)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地式解决。
9月20日,记者来到龙山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1楼为接待受理区、综合管理区。2楼则是应急处置法庭、各行业纠纷调解室、法官(律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信息研判室、业务指导室、档案管理室等多个功能室。该中心副主任向克松介绍,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办公用房面积600平方米,共投入建设资金82万元。
从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等单位抽调10人常态化集中办公,7个行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卫健局、教体局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行业领域选派精干人员入驻。
“可有效解决我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存在的机制不全、力量分散、成效不佳等问题。”龙山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吉勇表示,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将作为调处化解全县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的终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政策法律的宣传站,依托纪委监委、政法、信访等力量,多方联动,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成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问题的最后一站,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和诉讼增量。
多措并举让边区群众从思想认同到观念转变
在龙山县桂塘镇,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时,第1件事就是与周边省市健全联防联调体系,加入边区专门为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
桂塘镇山谷纵横,山岭起伏,西临重庆市酉阳县,北接湖北省来凤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其历史背景复杂,民风彪悍。3省市边区人民在就业、就学、商贸等方面交往频繁,人员流动性大,社情较为复杂。
然而,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政策存在差异、风俗习惯多样等现实情况,为边界矛盾纠纷化解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该镇党委书记谭宏贵见证了桂塘镇边界联防联调工作机制从无到有的改变。“过去往往赶集就打架,一言不合也打架,有一次为了调处边界矛盾纠纷,我整整3天没有合过眼。”
这一情况在2000年后开始逐渐有了变化,桂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2019年被湘鄂赣粤桂黔渝7省市区司法厅(局)评为化解边界矛盾纠纷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追溯历史,三地水同源、山同脉、人同宗。桂塘镇以此为切入点,与周边省市乡镇签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商定每年年底由各边区乡镇轮流召开工作联系会议,由纠纷事件发生主要乡镇召集相关乡镇召开紧急事件工作协调会议,避免各自为政。
为确保涉边矛盾纠纷有人理事,破解干部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工作格局,桂塘镇携手周边省市乡镇成立跨区域边区联防联调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镇长为副组长,乡镇分管班子成员、派出所长等为成员。组建工作专班,由分管班子成员牵头负责,相关村(社区)支部书记主要负责,村支两委干部全员参与。省际边界重点村(社区)的矛盾纠纷,由镇级班子成员分片包村(社区),驻村干部与村(社区)干部分片包组负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边区能否和谐、团结、稳定,群众的思想最重要。龙山县想方设法,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增进边区人民群众情感交流。不仅举办3省市边区春节联欢晚会土家族山歌会、三棒鼓大赛等活动,桂塘镇还坚持连续40年举办湘鄂渝边区春节农民运动会,里耶镇为湖北、重庆输出脐橙产业技术等。
边区群众真正从思想认同到观念转变,在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下,三省市人民调解第1道防线更加健全、完善和牢固,妯娌型姻亲关系也不断增多。仅桂塘镇就有近600对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组建了边界民族和睦家庭。如被戏称“三省总督”的桂塘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向美武家,3个儿媳分别来自3省市,妯娌之间和睦相处,还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在边区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三三”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阿打(大姐),近来怎么样?”今年国庆节前夕,苗儿滩镇镇长卢胜杰来到捞车村走访。
该镇大力推广“驻村(居)夜访”制度,要求每名干部每个月驻村(居)10个晚上,每月走访40 户农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及时了解、排查矛盾纠纷情况。
此外,还实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奖励机制。村(居)、单位发生矛盾纠纷后,由驻村(居)干部、村(居)调委会主任和村(居)综治专干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进行矛盾调解。
同时,该镇以适当奖励的方式,充分调动全社会关注社会稳定、参与平安镇创建的积极性,保证综治、政法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影响全镇社会稳定的苗头,将不稳定因素尽快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到2022年,龙山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3771件,调处成功13452件,调解成功率达97.68%。这正是该县推进“三三”工作机制成效的真实体现。
龙山县要求,所有矛盾纠纷村级层面必须组织“三方调解”,发生后“三天必调”,移交前“必调三次”;乡镇层面具体抓“三级责任”,组建“三人专班”,收受移交后“三天办理”;县级层面“三级联调”,县信访联席办、县维稳联席办、县矛盾纠纷应急调处中心“三方联动”,必须“三周办结”。
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化解,人民调解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龙山县司法局出资8万余元为人民调解员换发人民调解证书、胸牌、挎包等。让人民调解员一人一证一号、按序编号、登记造册。
“下一步,我县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携手60万龙山人民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时荣芬如是说。
时政现场说 团结才能胜利 奋斗才会成功 习近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
李克强在参加党的二十大甘肃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砥砺实干 锐意...
汪洋参加党的二十大西藏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锚定目标任务 广泛凝...
湖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毅君代表:踔厉奋发 推动水利事业...
龙山县委组织部积极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宁津县:绘制“活力新城 幸福宁津”新画卷
二十大时光|这十年的喜人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来自基层蹲点现场...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高起点谋划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