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发布 2022-12-06 08:29
十载春秋代序,时光更迭如潮。十年间,剑河“手艺人”在“守艺”和创新中谋新路,巧借各项政策,实现跳跃腾飞,在自家门前搭上“云端快车”走上致富道路。
在贵州蝶朵工艺刺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随着启动指令的下达,四台电脑自动绣花机同时开工,分毫不差地“克隆”着电脑里的图形纹样。还有半个月,这批共10万件的订单就能完成交付,发往广州。
“客户发图案过来,我在电脑里面扫描一下就设计出来了,然后把装有设计图的U盘连接到电脑自动绣花机控制面板里,无论你想绣上什么图案,它都能帮你原原本本飞速地绣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公司负责人邰定花一边从绣花机将刚绣好的订单产品拿到手里端详,一边对科技赋能下的生产方式赞不绝口。
这几台被喻为“智慧绣娘”的智能化机械上阵后,工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电脑排版、配线、自动绣制,产品加工周期大幅度缩短,效率显著提高。
自动化让公司的市场半径从本地扩展到外省,产品种类也更加齐全,数量有了提升,效益更是成倍激增。这放在十年前,是当时在外打工的邰定花想都不敢想的事,她说:“现在引进新机器后,有些订单不到半个小时就能绣完,以前人工来做可能一星期都完不成。”
人工智能、网络时代带来的不是传统手工技艺的消弭,而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些年,剑河手工艺人们主动跟上时代步伐,守正出新,不仅承袭、发扬了祖辈传习下来的好手艺,又能在新时代浪潮中博得一席之地。
眼前,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的杨海彬,2012年跟随母亲的非遗传承之路,回到家乡剑河创业。十年间,他不仅接过老一辈手艺人的“接力棒”成就了自己,也带领家乡的绣娘实现了巧手致富梦。杨海彬说:“以前刺绣品只是剑河少数民族妇女的服饰,现在变成了远销海外的工艺品。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机遇,也让民族手工艺品焕发了光彩。”
从指尖生花到指尖操控,机械加工;从“线上线下”齐发力,到“山里山外”齐手抓,剑河手工艺人还在不断探索创新,开辟出一条条民族手工业的兴盛之路。
随着新国发2号文件和《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的助力,剑河传统手工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风”。十年间,在技术的加持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中,剑河传统手工业已从原先“小本经营”扩展到了国内外。科技赋能、本心坚守,让剑河的传统手工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和生存之道。
记 者:吴 玲 杨家孟 吴昌连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胸怀天下的中国抉择——国际社会热议中共二十大将对世界产生深远...
团结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象山各界热议二十大报告
学习进行时|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务必”
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外籍语言专家看中共二十大报告
学习进行时丨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强调了伟大建党精神
一见·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三个“第一”
北京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社区—— 居住更舒适 生活更美好(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