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机械化采收助力中药材产业降本增效

新华网 2022-10-21 09:19

金秋时节,河北多地迎来中药材收获期。药农们抢抓晴好天气,通过机械化采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连日来,在河北省内丘县的扁鹊药谷产业园,药农们忙着采收黄芩。“药材起根机向前行进,深翻50厘米,黄芩根就露出来了,跟在机器后面捡拾就行。”产业园负责人高清月说,机器可以调整挖掘深度和路径,最大程度保持黄芩的完整性,实现中药材降本增收的目标。

  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岩山村的连翘种植基地,结满果实的连翘随风摇曳,种植大户张跃红正手持采摘机,如电推子理发般采摘连翘。张跃红说:“今年有采摘机帮助,省时又省力,每亩连翘收入6000多元。”

  “中药材品种繁多、播种采收要求各异,是种植业中实现机械化的一个突出矛盾。”据河北省安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炼介绍,机械化采收需要根据作物品种、成熟度、采收部位、气候条件等因素来进行机械的选择与改造。

  安国市药农进行机械化采收。(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安国市组建了精准播种、机械收获服务团队,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演示等方式,指导农机操作手规范作业,推动中药材种植采收全过程机械化。

  走进安国市西城镇南堡村半夏种植基地,十余台现代化中药材收获机和农用拖拉机正互相协作进行采收作业。伴随收获机行进,黄土包裹着的半夏球茎从地下挖出来,筛去泥土后由输送带运到农用拖拉机的翻斗里。

  基地负责人李占欣说:“半夏的种植与采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我们拥有播种机、开沟培土机、收获机等设备,大大降低了播种、管护、收获过程中的成本。机械化采收半夏,控制好速度就能大大减少损耗。”

  “今年,安国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5.7万亩,包括北沙参、菊花、黄芪、半夏等40余个品种。目前,我们已经实现半夏、北沙参、荆芥、知母、射干等十余种中药材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张炼说。

记者:王昆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