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3 22:22
从昔日紧跟着牦牛走,到现在“驾驶”无人机放牧,天祝新时代的牧民用上了高科技。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红疙瘩村牧民索南才让养着300多头白牦牛,这是他的丰厚“家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放牧是索南才让每天的“必修课”,爬山坡、过水沟必不可少,有时“不听话”的白牦牛来个“说走就走”,跑到别的山头找草吃。为此,索南才让还要翻山越岭去寻找,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前段时间,他花了8000多元钱,买了一架无人机帮助他更好地放牧。用大拇指轻轻一按遥控器,无人机便飞向草原深处。一会儿功夫,无人机航拍显示屏上就传来画面:他家的牛群正在草原上悠然觅食。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红疙瘩村牧民 索南才让:以前爬这个山得一个多小时、(将近)两个小时才能上去,现在无人机四五分钟就上去了,赶牛、找牛方便多了,人也轻松。
(全媒体记者:李元学 苏乃旦)
青海:让农牧民实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新景入画来天祝县石门镇:扮靓乡村颜值 擦亮振兴底色
二十大时光砥砺奋进正当时 意气风发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
我们这十年•团结奋进天祝县打柴沟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之花盛开
乡村新景入画来|天祝县打柴沟镇:新农村里的幸福新生活
二十大时光|天祝县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聆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二十大时光】天祝县干部群众认真聆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二)
二十大时光|天祝:丰收时节迎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