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22-10-25 15:17
“今年种了43亩水稻,全都喷上了富硒肥,富硒大米每斤能卖到5元左右,一亩地至少增收2000元。”新民市兴隆堡镇老什牛村村民孙延民站在丰收的稻田地里,乐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为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兴隆堡镇5位第一书记组成了“助农联盟”,坚持不懈地“找路子、寻方子”,开发富硒大米种植便是其中之一。凭借着优良的米质和口感,富硒大米系列产品销售火爆,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现已成功申请使用新民地理标识和绿色农产品认证。
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则是老什牛村又一特色举措,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健全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产品加工、储存、包装、销售全链条,带动村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助力全镇经济发展。
在新民市于家窝堡乡小四台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潜正在与村民一同收获蜜薯地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到这里来就是要带着全村村民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介绍说,小四台子村多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蜜薯地瓜。但由于村里过去一直以玉米种植为主,大部分村民对新农作物种植前景存疑。为打消村民顾虑,村两委班子商讨决定,鼓励各家各户以庭院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春去秋来,如今村里的蜜薯地瓜喜获丰收,每斤蜜薯地瓜的收购价达到3块钱,比普通地瓜的收购价格高了一倍,村民们欣喜不已。
如今,小四台子村以庭院经济为载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的新路子,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朱霞代表:“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青海:让农牧民实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莲花滩乡:点燃“红色引擎” 引领乡村振兴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松林店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反响热...
将“IP”转化为“GDP”,融安金桔趟出“乡村振兴”品牌路
农家书屋点亮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八井子乡:农机合作社撑起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献礼二十大】走进乡村看变化:赓续红色基因 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