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2022-11-08 12:22
“自从‘共富灶’开张,来电都是陌生号码。都是客人,再忙也得接。”采访间隙,“共富灶”负责人王济民的手机铃声几番响起,有些不好意思。
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这样的“共富灶”总共8口,今年8月推出后一炮走红。烧土灶,图的就是烟火味,吃的就是地道菜,山后的冷水茭白、冷水藕,农家养的土鸡土鸭,这些成了“香饽饽”。头一个月,王济民家就进账5万多元。
“共富灶”的原创者并非琅琊镇。今年5月,琅琊镇与义乌市上溪镇“联姻”,结对共建后,一批共富项目加速落地,“共富灶”便是其中之一。从上溪到琅琊,“共富灶”同样也烧旺了当地乡村,而这只是金华“百镇共建强基”行动的缩影。
眼下在金华,50对乡镇跨区域携手,一条条共富新路四通八达,一颗颗共富果实孕育成熟,谱写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强弱匹配撬动项目“快进”
在金华市金东区多湖街道的数十个超市里,一个专柜赫然可见。仔细一看,香菇、茶叶、山茶油、蜂蜜,柜上产品悉数来自百里开外的新宅山区。新宅镇位于武义县南部山区,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生态资源丰富,高山土货众多,然而可惜的是,藏在深闺人未知,好产品难卖好价格。
两地结对后,如何依托中心城区的消费能力,尤其利用多湖街道大型商超多的优势,帮助山区农货打开销路、提高身价?一个月时间,各项举措紧锣密鼓:选品、定基地、提包装、铺专柜、搞营销。到8月底,新宅镇共有40余种农产品上架专柜,销售额达32万元。
共同富裕,农业农村是难点,而山区乡村则是难啃的硬骨头。怎么来找切入口和着力点?金华认为,乡镇一级至关重要。其上接市县、下联村社,既有一定的资源统筹能力,区域特征更显著,有利于精准施策,是抓共富的“最优层级”。当然,还有一个现实是:金华辖内乡镇各异,既有全国百强镇,又有偏居一隅的山区乡镇,缩小区域差距,痛点也在乡镇。
“百镇共建强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100个乡镇街道共结对,助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据介绍,百个名单并非随意挑选,为确保“匹配度”,市域层面进行细致考虑:结合党建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方面44项指标,金华优中选优,量身定制,实行强弱结对。
比如永康市的“工业重镇”芝英镇,与磐安县的“农业大镇”冷水镇结对,背后还有一层考量是“倾斜”,旨在落实省委关于山区26县的有关精神,将武义和磐安2个加快发展县的乡镇(街道)作为重点对象,“联姻”兄弟县(市、区)最强的工业经济强镇,集结最强力量予以帮扶,以撬动项目“快进”。
变单向帮扶为双向共赢
前不久的一场培训会,让磐安县安文街道花溪村的民宿经营户李金达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只要做好饭菜、清好房间就是服务,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正开阔了视野,明白了啥叫精品服务。”
与安文街道结对的是东阳市横店镇,这场培训针对的就是农家乐、民宿如何提档升级。横店影视、文旅产业发达,酒店服务业成熟,主讲者龚建平来自横店影视城酒店运营管理中心,抽丝剥茧,深入浅出,给大家带了一场“头脑风暴”。
这样的培训,是横店镇与安文街道30余项共建内容之一,既包含产业、项目共建,更注重先进理念、经验的交流学习,着力将共建优势转化为共富胜势。值得一提的是,变单向帮扶为双向共赢,安文街道的自然生态无与伦比,被誉为“此地风光三吴无”,可为横店提供绝佳的拍摄场景。
在金华的谋划布局里,结对不是“包办”,而是“抱团”,不是浅层结对,而是深度交融,因此在配对时,就充分考虑了产业匹配度、协作基础等因素,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前期,金华市委组织部更是明确,共建工作要围绕干部共育、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乡村共富、文化共荣、服务共享、美丽共创、治理共促8个方面共建项目,同唱“共富歌”。
乡村振兴也好,共同富裕也罢,人是关键,理念是核心。由市级统筹,金华每年从共建的乡镇(街道)选派100名优秀年轻乡镇班子成员开展双向挂职,再从山区乡镇选派100名软弱后进村、省定相对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到结对的强镇强村跟班锻炼,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历练成长,增进情感联系。
为此,金华还出台“百镇共建强基”行动考核办法,实行“一捆绑三挂钩”,即对共建的乡镇(街道)实行捆绑考核、一体计分,考核结果与县级考核、干部个人、乡镇评先评优挂钩,确保共建乡镇(街道)在思想、目标、行动上保持一致。
打破地域限制促深度融合
永康市舟山镇与丽水缙云县交界,今年起,联手古山镇推出智慧电商物流园,一脚踏入物流业。古山是金华十大工业强镇之一,定位是打造永康“市域副中心”;而舟山镇则因为地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永康唯一一个没有工业的乡镇。前者产业丰富,寸土寸金;后者土地指标宽裕,但产业发展处处受限。
智慧电商物流园的呱呱坠地,正是两镇喜结良缘之果:通过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整合,舟山镇以35亩建设用地指标入股,占股35%。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获得1250万元分红,带动20个行政村实现每年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而有了这个物流园,恰好弥补了产业链短板,可带动古山镇的制造业产值增加18亿元。
长期以来,“散”一直是金华发展的最大短板。尽管纵观各个地方的县域经济,各有千秋,但总体来看,质量效益和凝聚力都有待提高。“探索百镇共建,就是要发挥党建统领优势,打破地域限制,探索先富带后富的路径机制,实现发展强链接,推动市域层面破散促聚。”金华市“百镇共建强基”行动专班负责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钢告诉记者,下一步,百镇共建将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加速探索乡镇之间市场、产业等深度融合。
统计数据显示,“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启动以来,截至8月底,金华已达成122个共建项目,总投资8.6亿元,涉及智能制造、物业厂房、文化旅游、种养殖等领域,推动山区乡镇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增长。其中,武义县、磐安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100万元的行政村比例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确保完成扩种油菜硬任务!农机保障油菜扩种专项行动启动!
“乡村振兴——百村计划”在行动
中国这十年用实际行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浙江]宁海海洋生物博物馆获评宁波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人民网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
这些强国热词,是号召、是目标、是方向、是行动!
北京开展四个特色种源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