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09:04
10月23日,先农坛举办收割水稻的体验活动,10组代表家庭在“一亩三分地”中体验稻谷收割。
自2018年先农坛“一亩三分地”腾退恢复以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已经多次在此举办农耕文化活动。在这里体验收割,不只是上了一场劳动公开课,孩子们既能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也能感受首都文化的魅力。不少孩子远离农业与农村,对稼穑之难缺少了解,难以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
即便农耕不再是人人必须,但耕读传家的精神丢不得。“粒粒皆辛苦”、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些道理在教科书上学千百遍也不如自己亲身感受一遍。这节“劳动课”,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耕作的了解,更能增强对粮食的珍惜。对于无法到场的市民和孩子来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也给了人们在线感受的机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类似的“劳动课”不妨更多一些,让孩子们在收割水稻中,收获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把粮食的来之不易记在心中,把农业文明的精神传承下去,收割更加美好的未来。(张悦)
原标题:香港各界持续关注二十大 热议报告关键词
河北张家口市简化企业办事流程 “虚拟审批”追求的不只是速度
原标题:“追豹女孩”:在世界屋脊绽放青春光芒
原标题:温岭:科技+实干 执行跑出“加速度”
原标题:沿滩区联络镇人大代表 履职尽责助力乡村振兴
夏收会战,忙碌的不只是农机手,还有农机专家→
原标题:雅安让农业变“智慧”
王凯:落实新时代劳动课程须扎根学生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