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2022-10-27 16:32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推送的《西林人民唱新风》节目入选全国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这是西林县以唱山歌形式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的活动。
今年西林县通过“三建三创”扎实推进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文旅融合项目,把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大发展做稳做实,形成西林创建试点的亮点工程。
组建那劳壮戏文化团队。那劳土戏(壮戏)是广西非遗项目,那劳村是广西特色文艺村。该县文艺专家深入那劳开展壮戏表演培训,从传承人到青少年传承人才,到群众演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通过培训让更多热爱文艺的人们知道壮戏是祖国的艺术瑰宝,积极参与壮戏的传承和发扬。目前报名参加那劳壮戏团队的有100多人。
组建那劳欧贵文化团队。欧贵文化是西林最早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西林县旅游的新看点,多年来是那劳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今年,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再发力,组建一支40多人的演出团队,让古老文明的婚俗文化结合旅游发展,实现了新的经济收入。
组建民间壮族山歌队。2012年该县组建了西林县民族山歌学会,将爱好文艺,特别是会唱山歌的干部群众组成山歌队,传唱广西级非遗——“西林驮娘江调山歌”。优美动听的山歌是西林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高速路”发展旋律,该县山歌团队多次参加桂滇黔三省区山歌大赛,获得诸多殊荣。
创新文艺作品。该县组织县内外专家,深入民间开展调研采风活动,收集本地优秀文艺作品、收集地道那劳文化元素。同时,为所有演员设计和佩戴独具那劳文化元素特色的专业参演服装,形成“文创”产品。
创新表演形式。该县的那劳壮戏、那劳山歌、欧贵婚俗、唱娅王等非遗文化的表演形式原来相对单一,经过多年创新表演形式,目前增加了趣味性、互动性、便捷性,增加游客参与体验的模式。从演出脚本到体验、服装、道具,都创新提质。在景区表演时,让游客积极参与,尽情体验当地民间民俗的乐趣。
创新宣传推广模式。该县开展“非遗进景区”文艺活动,大力宣传该县非遗文化。同时,在景区悬挂“广西非遗——那劳土戏传习基地”“广西非遗——驮娘江调山歌传习基地”“广西非遗——欧贵婚俗传习基地”“广西非遗——唱娅王习俗传习基地”、广西特色文艺之乡(壮戏)和广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那劳文旅融合示范点等牌子,跳出以往仅仅是舞台表演宣传形式。同时,播放“非遗传习馆”的视频,让游客观看壮戏演员的现场教学,既减少人员投入又让游客体验到壮戏作品,现场学习到西林文化。此外,组织本地网红开展“实景演出+现场带货直播”的新形式,扩大西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农文旅融合打下坚实基础。(王新)
辽阳市三产融合为草莓小镇提档升级
南京市聚力“两大行动” 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广西召开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及社会化服务工作督导汇报...
广西农机中心开展甘蔗分步式收获机具装备研发推广系列活动
[江苏]南京市聚力“两大行动” 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凉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提...
大寨村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加快推进产业融合 高建民专题调研王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