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区:支部建在邻里间 小区管家解民忧

中国城市报 2022-11-19 08:37

城市治理与农村治理不同,居民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多样,力量相对分散,动员成本高,凝聚共识难,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难题和障碍。这种情势下,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从突破社区治理难题入手,创新建立“邻里支部小区管家”载体,把党支部建在邻里间,通过植入组织力量,让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成为邻里居民的“主心骨”,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工作落脚到居民的生活空间,有效地将各类资源整合并协调运作,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掘社区治理合力,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党建引领规范组织架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践证明,只有建强党组织这个引领带动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才能战无不胜、攻坚克难。龙潭区从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入手,打造“邻里支部+领头雁+小区管家”小区治理领导体系。

建立党组织。印发《龙潭区关于开展“邻里支部小区管家”活动的实施方案》,把握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在区内各小区结合楼宇相邻情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小区、楼宇为单位,建立邻里功能型党支部42个,创建“五有”支部建设标准,即有一处邻里议栈、有一本议事备忘录、有一块民声回音壁、有一个微信联络群、有一份居民公约。设立党支部政策宣传、收集民情、议事协调、志愿服务四大功能。通过建立邻里支部将党的组织领导延伸到居民生活的“神经末梢”,消除组织领导的盲点,打通服务群众的堵点。

选配“领头雁”。严抓邻里支部书记的队伍建设,挖掘利用社区“老熟人”的资源优势,广泛吸纳社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伍军人、在职党员干部等力量,通过社区推荐、业委会举荐、居民自荐等形式挑选党性觉悟高、群众威信足、服务能力强的先锋党员作为邻里支部书记。制定邻里支部书记管理办法,明确书记工作职责,确保支部各项工作的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带领支部成员制定邻里公约和议事制度,组织召开议事会议,带头提供志愿服务等。

培育“红管家”。推行“1+X”小区管家培育模式,即每个邻里支部书记要培育发动多个小区管家,共同开展居民自治。在邻里支部书记的带动下,整合多方资源,吸纳小区内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邻里骨干、在职党员、热心居民和志愿者等265人共同参与邻里议事,成立小区管家队伍。在具体工作中,小区管家能够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与传统社区工作形成优势互补,把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单元楼栋,宣传政策法规、调解邻里纠纷、联络邻里感情、开展邻里活动,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发挥民主,在邻里支部的领导下,在小区管家的努力下,社区与群众实现良性互动,密切了干群关系,让小区治理工作更容易开展。

坚持示范引领搭建自治平台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基层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力量。龙潭区秉持解决基层的事还要靠基层的思路,坚持为了基层、依靠基层、大抓基层,给予基层人民群众参与权、话语权,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为其施展能力搭建平台,构建“特色品牌+邻里聚合+自治平台”小区治理运行模式,拉近邻里情、激发原动力。

打造邻里品牌。发掘打造议事调解、互助共建、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不同类型邻里支部品牌,激发小区治理内生动力,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秀山社区设立邻里值班室,小区管家坐班服务,与居民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象园社区创建“搭把手之家”,充分发挥党员和居民志愿者作用,构建“小区共同体”;新山社区依托共享家园,建立“6+N”服务模式,成立“七彩”党员服务队,开展互惠餐桌、互助驿站、互联中心等系列共享服务;南宁社区建立“邻里聊吧”畅聊邻里故事,营造和谐邻里氛围;龙江社区小区管家变身备份钥匙保管员,即使老人将钥匙遗忘在家,也能顺利拿到备份钥匙进入家门。

增强邻里聚合。建立邻里活动日制度,邻里支部利用文化广场、凉亭长廊、社区功能室、党员活动室、楼宇门前石桌石凳等阵地场所设置邻里议栈35处,悬挂统一标识,定期开展邻里党群议事会。结合重大节日节点,搭建邻里互通互助平台,开展百家宴、居民才艺大赛、邻里趣味运动会、“微心愿”认领、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以共享为理念,通过邻里活动让相见不相识的老邻居变成新朋友,推动社区党建和小区治理深度融合。

开展邻里自治。以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为理念,以小事不出邻里、大事不出社区为方向,发挥小区管家在邻里关系中的特殊身份,了解邻里矛盾产生的原因,准确沟通及时协调,积极推进社区治理,楼道净化维护、规范停车、小广告清理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小事、杂事得到妥善解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小区管家、居民志愿者们承担了居民小区的严防严控工作,积极组成志愿护卫队实行小区全封闭管控,共发动网格员548人、党员2382人、群众志愿者4830人、单元长楼长1811名共同加入战“疫”,开展重点消杀、防疫宣传、自治稳控等工作,落实多项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筑起群防群控的安全屏障。

坚持末梢融合整合资源力量

基层社会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龙潭区从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入手,形成“邻里支部+党建联盟”“邻里支部+红色阵地”“邻里支部+执法力量”融合共建模式,突出三个“用好”,有力推动实现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向下延伸,并把治理力量落到居民生活小区。

用好联盟“助推器”。龙潭区老旧城区比例大,其中还有部分无物业管理小区,群众对于服务的需求较多。针对此类问题,邻里支部和小区管家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聚焦小区内的规划设计事项及邻里间出现的问题纠纷,及时将群众的声音反馈到街道社区及党建联盟单位,协调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商讨研判,共同解决邻里支部反馈的群众需求热点和小区治理难点问题。各职能部门和辖区单位作为党建联盟成员全面参与基层治理,通过群众点单、联盟派单、成员接单的形式完成需求立项、服务定制,目前已累计完成群众点单235个,有效解决鹿厂街乱停车、龙潭山花园小区无公交运行、鹏程花园小区天然气入户等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用好阵地“大本营”。充分利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现有9个“红色驿站”的阵地资源,开展学习培训、共治共建等活动。聚焦能力素质提升,设立管家学习日制度,定期举办集中学习交流,通过集中学习和经验探讨进一步增强治理服务本领。聚焦平台建设,依托阵地资源,开展各类议事活动,兵工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家长汇”,每月组织各位“家长”开展集中议事解事;密哈社区将邻里支部活动与“红色驿站”和党建口袋公园“一站一园”建设深入融合,开展实景体验参观,强化党性教育。

用好执法“硬手段”。探索“邻里支部吹哨、部门街道报到”的治理硬招,利用邻里支部的资源优势,通过邻里议事、回音壁、管家上报等渠道,收集小区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邻里支部书记带头吹哨,街道综合执法队和相关执法专员按程序下沉开展执法。累计吹哨35次,解决各类执法问题42个。松江社区南宁西路违规占道经营20多年,给周边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治理管控难度较大,邻里支部为解决这一问题,由支部书记带头,从邻里关系切入,一方面发挥“老熟人”情感纽带作用,开展走访调解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吹哨,区城管执法大队、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密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最终54户中有53户主动进行了拆除,1户进行了保护性拆除,困扰居民多年的环境污染、噪声等问题得以解决,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