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新闻网 2022-11-02 16:39
保面积、保产量、保质量
垛田万亩蔬菜保供兴化市民“菜篮子”
本报讯(通讯员 金蕾 朱同玉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10月25日傍晚,垛田街道得胜村菜农周祝干将采摘的300斤萝卜、600斤大蒜装上三轮车,然后送到了附近的富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周祝干今年71岁,26岁从部队退伍回村后,便开始了蔬菜种植,现在种植的蔬菜田有10多亩,品种有萝卜、香菜、大蒜、香葱等。“现在每年蔬菜产量有20多吨,除了销售给富民市场,还销往扬州、泰州等地,每年纯收入在8万多元。”周祝干向记者介绍道。和周祝干一样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沈明华今年种了15亩蔬菜,主要品种香葱、韭菜、芋头、生姜。“我家生长的香葱销售给附近的脱水蔬菜厂,其他蔬菜销售给城区各大菜场和超市。”据沈明华介绍,从2012年开始他在村里开了一间蔬菜行,将本村和附近村种植的蔬菜统一销往城区和周边泰州、扬州等地。
“我们村村民种植的蔬菜面积有1000多亩,每日的蔬菜量达10多吨,主要销往本地农贸市场、超市及附近城市。”得胜村党总支书记陈付猛告诉记者,街道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会实地指导村民落实田间管理措施,遇到重大天气变化,会用村里小喇叭和微信群发布信息,引导种植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村“两委”会积极帮助村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方便村民们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我们街道拥有耕地面积3.9万亩,其中90%种植蔬菜。”据垛田街道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介绍,街道根据蔬菜生产实际和上级要求,划定新徐庄、花园垛、得胜村为蔬菜保供基地,这3个村90%为设施大棚,面积达2274亩,常年种植叶菜类和瓜果类农作物。成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园,以平安垛、高家荡、孔长、芦洲、杨荡5个村为主,面积达9000亩。以王横、湖西口等村为主,常年种植龙香芋、香葱,建立香葱生产基地,满足本地40多家脱水蔬菜生产企业供应需求。
10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种植叶菜类蔬菜为主的新徐庄村,见村民们的大棚里满是茼蒿、萝卜、青菜、胡椒、茄子、大蒜、小葱之类的蔬菜。正在田里侍弄蔬菜的青年农民徐仁斌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植了4亩多叶菜类蔬菜,现在到了收获季节,他每天傍晚采摘500斤左右的小葱、1000斤左右的大蒜和400斤左右的茼蒿,然后在当晚12点送到附近的富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年下来,平均每天能产300斤蔬菜,收入可观,我们是越种越有劲啊!”徐仁斌高兴地说道。
垛田街道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制定规划方案,对蔬菜保供,划定特色农产品产业园,香葱生产基地等,要求达到保面积、保产量、保质量要求。“泰州、兴化市农业部门领导多次来垛田调研,指导蔬菜生产,街道始终多措并举稳产保供给,增加蔬菜品种,丰富市民们的‘菜篮子’,确保城区市民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保障菜价稳定。”
黎平:29万亩油茶进入采摘期 油茶籽产量预计达2.3万吨
[吉林]吉林市打响冬春蔬菜“保供战” “1.2亿斤”守稳“菜篮子”
蔬菜要高产 做好这四点
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重庆全力推动40万亩油菜扩种 冬油菜种植面积再创新高
【二十大时光】实干奋进庆盛会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从“菜篮子果盘子”里闯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路
三举措促进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