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2-11-03 17:00
山丹县坚持把凝聚统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来抓,突出党建引领,以“民企兴村”行动、“同心·服务实践基地”为抓手,充分调动统战成员的积极性,通过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产业发展、弘扬文明新风等方式,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突出政治引领,增强乡村振兴党建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贯穿统战工作始终,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大统战”的模式,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县级领导联系4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79名党委(党组)书记全覆盖建立联系点,成立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工作专班和组织保障专责组,实施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具体标准、细化到具体时间,形成明责、确责、履责、考责、问责“五位一体”闭合管理体系,推动任务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深入贯彻市委“一意见两指引”,对标对表优化完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2+5”政策体系,组织开展“学、查,用、促,晒、谈”清单指引活动,采取现场去比、站上台讲、拉出来练、坐下来谈、走出去学方式,高质量完成村内赛285场、乡内赛17场、县内赛2场,切实让乡村两级清楚平时干什么、应急时干什么、经济发展领域干什么、社会治理领域干什么,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贯到底落到地。
搭建参与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基层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搭建平台载体提升村企对接,强化产销对接服务,加大消费帮扶和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宣传推广民营企业发展乡村产业的做法经验,持续为村企合作搭台铺路。发动62个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2个行政村,共投入资金185万元,带动就业1186人,落实社会公益捐赠(含项目物资)资金12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充实完善“山丹籍在外民营企业家信息库”,扩大联系对象,加强日常联系,引导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山丹籍在外人士发挥信息传递、技术支持、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等积极作用,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组织开展张掖籍在外杰出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主题活动,推荐34名在外杰出人才为市上重点人士。兰洽会期间,通过在外杰出人才牵线搭桥,引进客商签约项目3个,投资3.5亿元。
动员统战力量,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同心·服务实践基地”和“新联之家”, 着力打响“同心·律师服务、同心·健康关爱、同心·中介助力、同心·文创宣传、同心·新媒体追梦”5个“同心”统战品牌,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文化惠民、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医疗义诊、财务指导等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活动12场次。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地质灾害生态避险搬迁”项目实施,提交生态宜居安置点建设意见建议12篇,推动建成永宁新村、恒昌华府等7个安置点,建成安置房屋1.2万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动员统战干部、知联会、新阶会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协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活动350余人次,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十进”活动,表彰示范家庭83户,不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切实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发挥统战优势,提供乡村振兴智力支持。县知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拓展活动载体,打造 “同心”特色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各行业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资源整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5场次,撰写调研报告2篇,提出意见建议10多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智力支持。组织农林水牧、教育、卫生和法律系统的会员专家开展以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法律咨询、医疗义诊为内容的大型社会服务活动16场次。扎实推进“十业百社万才”行动,实施重点人才和青年人才项目16个,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7个。实施“山丹之光”人才计划和“焉支乡村工匠”培育行动,培养“土专家”“田秀才”4000多人,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7个,选派11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解难题、转成果、助发展,帮带培养技术骨干310多名,转化科研成果12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党建领办合作社 乡村振兴动力足
【乡村振兴】牛心镇茶尖村:高粱垂红穗,农民喜丰收
【乡村振兴】吉林市人民检察院为黑石镇文化村捐赠农机设备
贯彻二十大精神 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海山深入乡村振兴重点嘎查调研指导工作
培养本地、吸引外来,为乡村振兴打好人才基础
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名单公示
行进在乡村振兴路上|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