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睢宁 2022-11-07 11:18
在睢宁的广袤田野里
忙碌是秋日的主旋律
连日来,农民、种植大户忙秋种
农技人员、党员志愿者
活跃在田间地头助秋种
一幅生动的秋种图正在展开
沈如宝是李集镇庄河村种植大户,今年承包了30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农忙时节人手短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他的承包地帮忙播种施肥。有了志愿者的帮助,沈如宝不再为人手问题发愁,秋种更加顺利。 据悉,每年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的时节,庄河村都会组织2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帮助种植大户及家中缺少劳动力或在外务工不能及时返回的群众收种。 今年秋季,庄河村志愿服务队已经帮助20多户村民种了300多亩小麦。目前,全村2800亩小麦种植也已经接近尾声。 在郝庄村集体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承包田里,农技人员正在向合作社工人和郝庄村种植大户传授播种小麦的技巧。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种肥同播一体机装好麦种、尿素、复合肥后开始作业。 农技人员提醒农户要精细整地、精细播种,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以预防病虫害。播种后一定要镇压,镇压能提高出苗率,并减少寒冷天气对小麦的冻害。 郝庄村党总支书记赵雨介绍,2018年,郝庄村成立了集体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承包了100余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小麦。今年,合作社承包地扩大到700余亩,种植品种也增加了水稻及养心菜、元胡、瓜蒌等中草药。 扩大种植后,他们发现小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种植差别极大,技术成了难题。正发愁时,镇里的农技人员主动上门指导,经过专业指导,他们的种植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 据介绍,目前,李集镇的旱田作物已全部收种结束,2.1万亩水稻也全部收割完成。全镇小麦种植面积5.05万亩,截至11月3日已经种植了4.53万亩。 不仅是李集镇,连日来,睢宁县各镇(街道)及农业部门纷纷组织农技人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助秋种。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为111万亩,目前播种已进入尾声。 在庆安镇杜巷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田野一望无际,点点绿色从土壤中悄悄冒头。 这块农田可不是一般的高标准农田,而是今年打造的生态型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河道洁净美丽。以前的农田里基本都是石渣路农路,经过提档升级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为大型机械作业提供了方便。 去年,睢宁被评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 今年,我县按照“丰田、秀水、联路、润林”发展思路,以“生态优美、优质高效、链条健全、科技强劲、绿色厚植”为抓手,加快推进农田退水示范区建设、主要道路提升及支沟清淤工程、白塘河郊野公园项目、田间水利工程,全力打造庆安湖周边10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型高质量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该示范区涉及庆安、魏集、睢河等镇(街道),其中庆安镇涉及4万亩,目前该镇已建成2万余亩生态型高质量高标准农田。 据介绍,依托生态型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庆安镇稻虾共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并建成了省级农产品加工园示范区、优质绿色稻麦示范区、花生大蒜轮作示范区。生态型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带动周边的农民走向现代化新农民道路。 当前,睢宁(稻麦)综合示范基地内播种的冬小麦已经全部出苗,深绿浅碧交错,仿佛一条绿色长毯铺织在天地间,众多优质稻麦品种从这里走向睢宁的田野。 据介绍,睢宁(稻麦)综合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是科技集成创新平台、科技成果遴选超市、农民培训课堂、技术人员创新阵地和农业决策参考现场。基地通过稻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试验、示范、熟化、宣传、推广等手段,不断总结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做法与经验,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手段,以实际场景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销、领着农民富,不断将成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到大面积的生产上。 2016年,该基地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主要开展适于淮北地区推广应用的稻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其核心区占地500亩,分为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示范试验区、新产品展示示范区、新模式储备试验区和百亩高产攻关示范区五大功能区。 年均展示稻麦新品种计46个、新技术10项、新产品12个、技术储备试验8项,建立高产攻关田5个,今年的全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年度总结评比中,该基地荣获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睢宁的广袤田野里 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扎根 汗水与技术滋润它们成长 期待来年的好“丰”光!
【特色产业】东开张村:地坑大棚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十三五”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共获23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2022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打造金融助农“1+5”运行体系 重庆金融助力农村致富带头人行动计...
滕州市抓好秸秆综合利用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
[安徽]宿州:科技助农添动力 夯实三农“压舱石”
《希望的田野》正式开始录制
稻谷黄,秋收忙!机械化收割助力九河乡近6千亩水稻颗粒归仓